該科協助糧農組織和原子能機構的成員國實施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的方法來控制危害作物、動物和人類的主要蟲害。該科著重于大面積蟲害綜合治理方案,在可行的情況下應用昆蟲不育技術來改善糧食安全和國際貿易。
該科的工作范圍從研究活動到提供服務、培訓和知識管理。
通過其位于奧地利塞伯斯多夫的實驗室,該科開展應用研究以及方法開發和改進,幫助成員國應用昆蟲不育技術并將這種技術與其他生物學方法結合使用。
該科的研究與開發工作致力于解決果蠅、飛蛾、采采蠅和蚊子等主要害蟲的大規模飼養、絕育、質量控制、行為、運輸和釋放、微生物學和遺傳學方面的差距。這些工作由若干個五年期協調研究項目進行補充,每個項目有15-20名成員國的研究人員參加。這些項目擴充了實驗室的研究,支持研究人員之間的網絡聯系,并將新程序和新方法從高級科學家傳遞給初級研究人員。
該科還提供服務,供應生物材料,為設備的開發和使用提供指導,以及為協調研究項目和實地項目提供專家支持。該科在開發和加強有效和高效應用大面積蟲害綜合治理方案所需的技術、管理和科學技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該科也是昆蟲品系和突變體的參考中心。
通過知識共享支持大面積蟲害綜合治理
該科的一個關鍵作用是向成員國傳播與蟲害綜合治理有關的策略、技術、產品和過程的真實、全面和最新信息。
為此,該科支持科技信息的收集、編輯、分析、整合和傳播;依據《國際植物保護公約》及其他地區和國際標準制定機制,促進國際衛生和植物檢疫標準的制定和應用,幫助制定國際標準;為有影響力的動物衛生和植物保護組織以及學術、研究和教學機構提供有關蟲害防治的戰略建議;幫助制定針對大面積蟲害綜合治理計劃不同組成部分的政策和導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