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擁有生效全面保障協定的所有國家,原子能機構尋求核實所有核材料始終用于和平活動。它通過采取被稱為“保障”的技術措施來實現這一目標。新的非能動γ發射斷層照相工具利用一種被稱為非能動γ發射斷層照相的技術,將使原子能機構能夠核實乏核燃料組件中燃料棒或燃料細棒的數量。
與數字式契倫科夫觀察裝置和乏燃料屬性檢驗器等用于核實乏核燃料含量的其他工具不同,非能動γ發射斷層照相工具還可以確認封閉容器中不存在乏燃料組件中缺少的燃料細棒。這對在核電廠、水下貯存設施和地質處置庫的封裝廠實施保障非常有用。據原子能機構技術專家蒂姆·懷特稱,使用非能動γ發射斷層照相技術核實核材料將是“對原子能機構保障工具箱的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補充”。
在反應堆使用壽命結束時,燃料棒被貯存起來,并進行最終處置,或者在某些情況下進行后處理。核實燃料棒中的核材料沒有從和平用途中轉用是確保國際社會相信各國正在履行其防擴散義務的一項關鍵內容。
為了檢測鈾或钚的存在,要利用非能動γ發射斷層照相工具進行三種同步測量:總中子和γ射線計數、γ射線能譜測定和乏燃料細棒位置斷層照相成像。它只需五分鐘就可以完成這些測量,再需要1分鐘來處理和分析數據。懷特說,這樣,非能動γ發射斷層照相“為視察人員提供一個補充數據點”。“它能夠更完整地描述活動,并增加核實過程的穩健性。”
在將非能動γ發射斷層照相納入其保障活動方面,原子能機構仍處于早期階段。它已在三個核電廠的乏燃料池中進行了測試,現已準備好部署到保障核查實踐中,并準備好供保障視察人員在現場使用。歐洲原子能聯營(歐原聯)也表示有興趣將這項技術用于核查活動,很多國家也可能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