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涉及放射性物質的情況都會導致廣泛的恐懼,這往往是因為,許多人不熟悉輻射的概念,難以理解輻射。為了在這些情況下作出有效響應,宣傳人員必須專注于回答受影響者提出的一個關鍵問題:我安全嗎?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清楚地表明,要回答這個問題,減少公眾的焦慮,宣傳人員需要以清晰的格式向公眾提供數據。
“ 人們想要數據, 想要數字。”Wieder說,“在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中,我們認識到及時發布信息的重要性。當沒有及時發布信息時,我們看到失去信任有多快,恢復信任有多難。”
在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前,只有極少數人能接觸到環境保護署的輻射數據,這些數據是有密碼保護的。然而,在事故發生后的頭兩周內,環境保護署取消了密碼保護措施,并在其公共網站上提供了這些數據,此后一直如此。
在事故發生后24小時內,運行福島核電站的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已經開始提供初步輻射監測數據和反應堆狀況實時更新。然而,對于公眾和媒體來說,理解這些信息的真正含義是一個挑戰。
Wieder補充說,僅靠事實并不能克服強烈的情緒。“我們不能只給公眾提供數據;我們必須在給他們提供數據的同時進行解釋,這樣他們就能理解這些數據對他們的健康意味著什么。”
自事故發生以來,原子能機構通過提供技術專門知識和幫助向公眾傳播信息,在許多領域為福島縣提供了支持。它幫助制作了相關的公共信息材料,包括宣傳單和網站,展示輻射監測和去污工作的成果。“使用圖片、信息圖表、清晰的解釋和不含科學術語的語言,是實現公眾對數據理解和應對感知風險的關鍵。”原子能機構新聞和宣傳辦公室負責監督福島縣信息傳播支持的技術官員MiklosGaspar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