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各島嶼根據原子能機構一項新的利用核科學應對發展挑戰的本地化方案,在改善農業和加強營養方面取得了進展。
原子能機構通過其技術合作計劃,在糧食、農業、健康和營養等廣泛領域為七個太平洋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提供支助。在這方面,過去兩年來,原子能機構一直在實施太平洋島嶼分地區方案,并重點關注核科學和技術能夠產生最大影響的領域。
聯合國承認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是一個獨特的發展中國家群體,面臨著一些共同的挑戰。太平洋小島嶼發展中國家面臨著一些共同的發展障礙,其中包括面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極端天氣和海水侵入等風險,加上漫長的貨物運輸時間,給糧食的生產、供應和安全帶來了重大挑戰。南南合作使得各國能夠攜手合作,更有效地應對這些挑戰。
原子能機構項目管理官員Javier Romero解釋說:“通過聯合利用研究機構或大學等國家設施,太平洋島嶼作為一個分地區,正在增強其韌性。”
通過糧農組織/原子能機構糧農核技術聯合中心(糧農組織/原子能機構聯合中心)組織的一個協調研究項目,巴布亞新幾內亞國家農業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提高了其分析牛奶等日常食品中的化學危害的能力,這有助于改善該國的食品安全。
核技術可用于培育更適應不斷變化的氣候條件的作物新品種,例如,可通過讓種子接受輻射照射,誘導植物的自發遺傳變異。這項技術被稱為突變育種,可通過培育具有改良性狀的植物新品種,幫助促進各國的生物多樣性。瓦努阿圖研究人員參加了糧農組織/原子能機構聯合中心舉辦的一個地區培訓班,獲得了從篩選和驗證作物新品種的特性到質量控制的突變育種各個方面的實際操作經驗。
“利用伽馬射線進行誘變等新技術做出的貢獻為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巨大潛力,”瓦努阿圖生物安全局多年生園藝作物部門負責人Juliane Kaoh說,“得益于原子能機構的支持,我們成功地對紅薯進行了誘變,瓦努阿圖農業研究和技術中心則正在對受過輻照的植物進行調查研究。”
2022年,又在太平洋共同體設在斐濟的太平洋作物和樹木中心為小島嶼發展中國家舉辦了一期植物育種培訓班。來自斐濟、馬紹爾群島、巴布亞新幾內亞、薩摩亞和瓦努阿圖的學員接受了突變育種技術培訓。他們還學習了如何篩查作物面臨的涉及真菌、細菌、病毒和昆蟲等生物體的生物脅迫,以及干旱、鹽分和極端溫度等非生物脅迫。
肥胖是罹患非傳染性疾病的一個風險因素,而目前,非傳染性疾病正是大多數太平洋國家的主要死因。核技術有助于評定生活方式轉變對身體成分(去脂質量和脂肪量)的影響。原子能機構目前正在通過開展能力建設和提供設備,支持斐濟國立大學成為營養計劃的分地區中心。2024年4月,在一個由該大學主辦 、原子能機構贊助的課程中,來自斐濟、巴布亞新幾內亞、薩摩亞和湯加的學員接受了核技術用于營養方面的培訓。學員們完成了氘稀釋同位素技術的實際操作培訓,以準確評定和監測人的身體成分和總能量消耗,進而為設計和改進旨在預防和控制肥胖及相關健康風險的活動提供信息。
原子能機構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于2023年發起的旗艦倡議“原子用于糧食”向包括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各國提供實際援助,以增強韌性,并應對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領域的重點挑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