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萬宜 ——因為核科學,馬來西亞東部農村社區的農民將能夠在明年開始種植一種經濟作物。
天然糖替代品甜葉菊原產于南美洲,在馬來西亞的熱帶氣候下無法存活。馬來西亞核能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輻照開發了一種適合潮濕環境的品種。這種新品種將在下一個生長季節提供給農民,它不僅耐濕,而且還比傳統品種枝繁葉茂。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甜味劑是從這種植物的葉子中提取的。
雖然甜葉菊幾個世紀以來在南美部分地區一直被用作甜味劑,但只是現在才在世界其他地方流行起來,作為糖和人造甜味劑的替代品。
作為政府為改善馬來西亞東部農村人口生活而建立的社區項目的一部分,馬來西亞科學、技術和創新部及其他政府機構正在努力向位于婆羅洲島北端的沙巴農民宣傳這一植物。馬來西亞核能機構的植物育種人員Norazlina Noordin表示:“亞洲對天然甜味劑的需求不斷增長,一旦有合適的品種,馬來西亞沙巴和其他地區將非常適合種植。”她補充說,種植甜葉菊將使他們能夠實現經濟作物多樣化并增加收入。
原子能機構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合作,支持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國家利用輻射促進農業研究和發展,包括開發增強型種子品種以改善生產。這種對人類或環境無害的技術能夠用于開發許多良好的品種,包括耐鹽的孟加拉國水稻和產量雙倍于印度尼西亞傳統品種的大豆。
伽瑪溫室
開發新品種是一個不斷嘗試和失敗的過程。科學家使用不同劑量的電離輻射照射種子或幼苗。輻射誘發植物的遺傳組成發生變化,模仿自發突變的自然過程。突變過程產生隨機遺傳變異,并能導致不同種類性狀的改變。在許多情況下,突變對植物是有害的,但它們也能產生新的有益特性。從大的突變種群中選擇攜帶所需性狀的植物并隨后在下幾代中穩定化。一旦性狀穩定并且突變體的優異性能得到證實,就會誕生新的品種。突變育種技術是從數千種植物的突變種群中選擇稀少的所需突變體。
馬來西亞核能機構的伽瑪溫室設施使用的輻照方法稱為慢性輻照。不同于以高劑量率進行幾分鐘較常規的急性照射,伽瑪溫室中的植物以較低的劑量率進行幾個月的照射。該方法的一個優點是它產生更寬的突變譜,同時對植物細胞的一般輻射損傷最小。此外,植物修復由長期輻射誘發的遺傳變異的機會較低,因此“糾正”了以其他方式成為有利性狀的發展,伽瑪溫室聯絡官Zaiton Ahmad解釋說。慢性輻照可用于各種作物,包括花卉植物、水果作物和谷類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