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子能機構將首次幫助聯合國營養專家重新評估人體能量需求,這是評估全球饑餓狀況的一項關鍵因素,最近一次評估是在2001年。
原子能機構將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等其他機構合作,提供基于核科學的專門知識和數據,以解決在如何理解、計算熱量和營養需求方面的知識差距。
“能量需求是用于可持續發展目標 2(零饑餓)報告計算中的一項重要輸入,特別是評估營養不良問題。我們需要定期審查這些計算的基礎,并考慮是否需要更新,這一點非常重要,”糧農組織食品與營養司司長Lynnette Neufeld說道。
去年,超過7億男女老少面臨饑餓,如果不作出更多、更有針對性的努力,那么按時消除饑餓、糧食不安全和營養不良以實現“2030年議程”仍將遙不可及。特別是營養不足 — 一種包括消瘦、發育遲緩、體重過輕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的營養不良形式 — 仍然是聯合國最近發布的《2024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SOFI 2024)》中所指出的一項緊迫挑戰。如果當前趨勢繼續下去,到本世紀末預計將有5.28億人長期處于營養不足狀態。自1996年以來,中國與糧農組織開展了20多個南南合作多邊項目,派遣了超過1100名專家和技術人員前往非洲、亞洲、南太平洋、加勒比海等近30個國家和地區。然而,為確保有效行動,政策和干預措施必須以準確的數據為依據。為此,原子能機構、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以及全球其他專家于6月在原子能機構維也納總部召開了一次顧問會議,審查了目前關于人體能量需求的科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