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科學技術可幫助對抗饑餓和營養不良,改善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通過原子能機構及其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等的伙伴關系,許多國家利用核工具發展可持續農業實踐,建立和改進營養計劃,以及確保穩定的優質食品供應。他們的工作有助于實現聯合國關于“零饑餓”的可持續發展目標2,并有助于到2030年消除一切形式的饑餓和營養不良。
可持續發展目標2:零饑餓
可持續農業和糧食安全
在核技術和相關技術的幫助下開發的可持續農業實踐有助于農民保持土壤、水和作物資源,保護植物免受有害害蟲的侵害,并利用具有抗病性、能夠在干旱和土壤鹽度增加等氣候條件變化下茁壯成長的新植物品種種植更多的糧食。其他方法有助于農民保護家畜健康,改善動物繁殖和繁育實踐,同時保護自然資源。
通過“從農場到餐桌”方案,原子能機構和糧農組織幫助各國在整個食品生產鏈中使用核技術和相關技術。由于食物產品是為消費而準備的,核技術(如輻照)可幫助保護食品質量,延長保質期和確保食品安全。這些技術還可用于對食品進行污染物檢查,確保食品真實性以防食品造假。這些技術也促進出口,從而有助于增加農民和整個國民經濟的收入。
抗擊饑餓和營養不良
為了抗擊饑餓和營養不良,衛生專業人員和科學家利用核技術和同位素技術研究各種形式的營養不良 — 從營養不足到肥胖。他們的研究結果有助于決策者和專家制定和維持有效的計劃和政策,以解決饑餓和營養不良問題。其中包括側重于生產富含關鍵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的食品強化措施,限制卡路里攝入以控制肥胖的計劃,以及幫助母親母乳喂養嬰兒和養育孩子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