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網絡化社會是指日常活動借助計算機化系統、人工智能和數字技術相互關聯,而向數字網絡化社會的轉變正在對核安全和核安保產生巨大影響。數字技術在維護處理核材料或其他放射性物質設施的安全和安保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怎么強調都不過分。
“計算機化系統和數字技術對于使用核材料和其他放射性物質的設施和相關活動至關重要,”原子能機構核安保司司長Elena Buglova說,并強調,所有國家都需要實施計算機安全計劃和加強核安保縱深防御。“隨著技術的發展,保護敏感信息和資產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需要時刻保持警惕,以防止和減少風險,并需要建立強大的信息和計算機安全計劃。"
2011年國際原子能機構大會第五十五屆常會通過的一項核安保決議首次確定了處理計算機安全威脅、惡意網絡攻擊和數字技術可能帶來的任何潛在漏洞的必要性,以及計算機安全對核安保的重要性。該決議注意到,國際原子能機構努力“提高對網絡攻擊日益嚴重的威脅及其對核安保的潛在影響的認識”,鼓勵原子能機構制定適當的導則文件、提供培訓課程,并主辦更多專門針對核設施網絡安全的專家會議,以協助各國保護自身免受網絡攻擊。
“ 作為2011年大會決議的后續行動,原子能機構活動側重于提高國家和設施層面的計算機安全能力,”Buglova說,并表示,這些活動隨后被納入原子能機構后續的“核安保計劃”,其中包括《2022–2025年核安保計劃》概述的原子能機構計算機安全活動的當前實施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