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塔爾圖大學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研究,愛沙尼亞可以通過以核電作為關鍵組成部分的多元化能源結構來實現其碳減排目標。這項分析利用原子能機構的能源建模工具進行,揭示了這個波羅的海國家未來清潔能源系統可能的模樣,以及實現這一目標的不同路徑所需的成本。愛沙尼亞希望在2050年前擺脫對油頁巖的依賴,為此,原子能機構通過其“原子促進凈零排放”倡議,為該項目提供了能力建設和技術指導方面的支持。
2023年底,愛沙尼亞核能工作組提交了一份報告,詳細闡述了在充分規劃、資金充足和公眾認可的情況下,核電如何能夠為實現愛沙尼亞減緩氣候變化、保障能源安全和促進經濟增長的目標做出貢獻。2024年6月,愛沙尼亞議會在審議了這份報告后,批準了引入核電的籌備工作,并同意采取步驟建立管理核電使用的法律框架。
“原子促進凈零排放”倡議幫助各國利用一套強大的分析工具,考慮核電在各種能源規劃方案中的全部潛能。直到最近,核電在實現減緩氣候變化目標方面的作用尚未在已發表的能源建模研究中得到廣泛報道。然而,現在核電已被廣泛認為是實現脫碳目標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感興趣的國家正致力于更好地了解核電如何助力其能源系統脫碳。
在這項研究中使用的工具是“能源供應戰略替代方案及其一般環境影響模型”,該模型旨在進行中長期能源系統規劃,能夠對各種熱力發電技術以及可再生能源、碳捕獲和封存以及其他技術進行建模。“能源供應戰略替代方案及其一般環境影響模型”使用一種算法來展示如何以最低成本實現既定目標。愛沙尼亞的這項研究納入了與投資、運營、燃料、能源進口和碳排放限制相關的成本,從而提供了能源系統的整體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