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支持下,經過十多年的準備工作,尼日爾于2021年啟動了其首個公共放射治療設施,標志著該國抗擊癌癥取得一個重要里程碑。
國家癌癥中心主任Malam Abari Moustapha表示,自去年11月開始治療以來,已有超過15名癌癥患者在該國首都尼亞美的國家癌癥中心放射設施中得到鈷技術治療。
尼日爾每年新發癌癥病例近1萬例,超過50%的患者將在治療中受益于放射治療,包括被診斷為乳腺癌、宮頸癌和肺癌的患者,這些是該國最常見的癌癥類型。
“特別是在護理已經很有限的非洲,滿足日益增長的癌癥服務需求是一項極其復雜的工作。然而,國家癌癥中心設施的啟動表明這是可以做到的,”原子能機構技術合作部非洲司司長Shaukat Abdulrazak說,“盡管新冠肺炎給這一進程帶來了額外的挑戰,但原子能機構仍與尼日爾同行保持密切聯系,提供急需的放射治療設備和專家培訓,我們計劃繼續提供這種密切支持。”
根據原子能機構的《放射治療中心名錄》,在非洲,有23個國家仍然沒有放射治療機。尼日爾現已不在其中。
在放射治療機投入使用之前,尼日爾沒有公共癌癥治療服務,只有有限的化療服務,化療服務是對放射治療的補充,但不能取代放射治療。雖然有些患者能夠在國外接受治療,但對于每年新確診的數千名癌癥患者中的大多數人來說,與國際旅行和治療有關的費用是難以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