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最近,這兩個國家對該含水層的水文狀況都不甚了解。2020年,兩國與歐洲和中亞地區的另外25個國家一起參加了一個原子能機構地區技術合作項目,旨在研究氣候變化對地下水資源的影響。該項目的目的是培訓水資源專家掌握最新的水樣采集和分析技術、補給率計算方法以及區域水循環模型構建技能。通過進修、科學訪問和地區會議,參加者加深了對氣候變化情景的認識,并組建了一個地區專家網絡,這些專家具備應用同位素水文學監測和評價水資源的技能和設備。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與黑山兩國的水文工作者攜手合作,構建了奧科-別拉山喀斯特含水層的首個概念模型。原子能機構為現場和實驗室分析以及同位素分析培訓提供了設備和用品。科學家們采集了降水、地下水和地表水樣品,并利用新掌握的同位素分析技能研究影響該含水層可持續性的各種因素,包括其作為飲用水源和水力發電水源的相關問題。
研究人員將這些發現與歷史水文和氣象數據相結合,確定了該含水層的補給狀況。憑借這一新認知,他們開發了模型和地圖,用于識別地下水補給區域,并探究了地表水對含水層的水文地質循環的影響。這些信息為制定水資源管理政策提供了藍圖,有助于兩國保護這一共享含水層。
“該項目的實施為指導未來水資源研究管理和氣候變化領域的研究設計指明了明確方向。”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塞族共和國地質調查局地理信息系統部主任Uro? Juro?evi?表示。
這是該地區首個利用同位素技術研究跨境地下水與地表水管理的項目,它證明了同位素水文學是研究喀斯特含水層的重要工具。
“與該地區的同行合作,增進了彼此的理解,并為這一脆弱喀斯特系統的可持續管理提供了支持。”黑山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和巖土工程調查部負責人Dragan Radojevi?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