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自誕生以來,就依賴海洋作為食物來源。目前,全球有超過30億人依賴海產品和海洋產品,這些產品被稱為”藍色食品”。為了保障糧食安全,這些人群需要穩定且健康的海產品供應。然而,海洋食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依賴于健康的海洋生態系統和有效的海洋管理。
海洋受到氣候變化、污染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嚴重影響。工業和農業活動釋放的污染物、過量碳排放導致的海洋酸化、海洋變暖和微塑料污染等因素對海洋生態系統構成了巨大壓力。這些壓力因素不僅影響海產品的安全和供應,而且它們相互作用可能造成更大的破壞。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尤其容易受到這些影響,因為它們的經濟嚴重依賴海洋來保障糧食安全和就業。此外,海洋對它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至關重要。缺乏應對多種壓力因素所構成威脅的資源和機構能力加劇了這種脆弱性。
為了支持各國,特別是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應對沿海和海洋污染問題,原子能機構的摩納哥海洋環境實驗室應用了先進的核技術和同位素技術,使各國能夠準確監測污染,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事件的影響,減輕氣候變化對當地人口的影響。原子能機構利用這些技術,提供關于對海洋和人類健康潛在影響的數據,并傳播制定緩解方法所需的知識。原子能機構“核技術用于控制塑料污染”倡議從兩方面應對塑料污染的全球挑戰:一是在源頭引入新技術來改善塑料回收;二是識別、追蹤和監測海洋中的塑料,海洋是大部分塑料廢物的最終歸宿。
核技術通過同時評估多種壓力因素,補充了傳統科學技術,這對科學能力較弱的國家來說是一個關鍵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