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數字設備的廣泛使用,核工業在維護計算機安全方面面臨著重大挑戰。這一趨勢在日常生活中顯而易見,通過云計算遠程控制的智能冰箱、照明和其他設備已司空見慣。核設施中的許多系統以前沒有任何數字組件,現在有了數字元素。這些數字元素的計算能力、可重復編程性和互連能力在支持運行、核安全和核安保方面提供了無與倫比的效率。
小型模塊堆和其他新型反應堆設計正在一個數字優先的世界中發展,計算機系統的使用比之前的傳統反應堆更加廣泛。它們可以設計成遠程操作,甚至自主操作,利用計算機網絡基礎設施與中央操作員聯絡。這種作法可以使操作員和自動化系統能夠分析大量數據,以提高核設施的運行效率。
然而,核工業的這種數字現代化帶來了更多挑戰,因為如果缺乏足夠的計算機安全,弱項或漏洞可能會被惡意行為者利用,成為對其中某個設施攻擊的一部分。
為了應對核設施中快速發展的數字技術格局所帶來的挑戰,以及支持國家和設施之間采取統一方案的必要性,國際電工委員會采取了一種基于后果和風險知情的方案,該方案與原子能機構《核安保叢書》中的信息和計算機安全導則一致。我們建議采用分級方案,而不是規定性方案,使組織能夠根據網絡攻擊的潛在后果確定產品或流程所需的控制級別。例如,計算機安全計劃的第一步是審查核設施的功能,評定其對安全和安保的影響,以及確定適當的安保要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