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個小時。這是2011年地震引發的海嘯到達日本東部海岸線的時間。不久之后,第一次海嘯襲擊了福島第一核電站,導致事故發生,迫使數萬人撤離。從那時起,日本政府和福島縣當局作出了重大努力,以使大部分撤離地區能夠重新居住。事故發生后十年,福島縣受災區的生活是什么樣子?
“日本為清理殘留的放射性污染作出了巨大努力。”原子能機構輻射安全和監測處處長、原子能機構支持福島縣災后恢復工作項目組長MiroslavPinak說,“自2012年以來,原子能機構在這方面和其他活動方面一直在向該縣提供援助,包括輻射監測,并有效地分析和交流結果。孩子們現在在學校操場上玩耍;徒步旅行者在福島縣森林中穿行,事故發生后,那里的出入受到限制。我們認為這無疑是一個成功。”
原子能機構根據國際范例和原子能機構安全標準,提供了技術專門知識、設備、專家工作組訪問和恢復作業指導(關于安全標準的更多信息,見第12頁)。它一直在三個技術領域為日本當局和科學家提供支持:輻射監測、治理和去污活動產生的廢物管理。
在應對核或輻射緊急情況時,輻射監測很重要。專家需要回答一些關鍵問題。是否有放射性物質釋放?如果有,釋放了哪些類型和數量的放射性核素?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保護人和環境?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在緊急情況下需要經常測量環境中的輻射水平。
原子能機構事件和應急中心代理主任Florian Baciu說:“在緊急情況下,輻射監測有助于確定是否在需要采取防護行動的地方和時間,準確地實施這些行動,例如掩避或撤離。
大量的放射性銫同位素被釋放到空氣中,并沉積在福島縣的森林、土壤和水體中。在原子能機構的幫助下,日本當局制定了長期監測計劃,除測量野生動物、蘑菇和森林中其他食物的放射性外,還檢測陸地和水中的放射性銫。
Pinak補充說,由于天然放射性衰變,預計輻射水平將逐漸降低。“根據森林長期監測計劃的結果,2011年至2019年間,空氣劑量率總體下降約78%。隨著時間的推移,森林中的放射性濃度將繼續下降,監測計劃將反映這一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