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和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代主任王毅韌上周簽署了為原子能機構低濃鈾銀行提供支持的低濃鈾過境運輸協定。低濃鈾是用于制造運行世界上大多數核動力堆的燃料的基本成分。
根據該協定,中國將確保低濃鈾和設備過境中國領土運入和運出正在鄰國哈薩克斯坦建立的原子能機構低濃鈾銀行時的安全和安保。原子能機構低濃鈾銀行將設有低濃鈾實物儲備,作為在成員國不能通過商業市場或通過任何其他途徑獲得低濃鈾情況下面向成員國的最后供應者。
“與中國的協定是一個里程碑,將有助于使原子能機構低濃鈾銀行投入運行,”天野先生于4月5日在北京簽署該協定后說。
天野先生還訪問了去年開始啟用的中國國家核安全示范中心,并稱該中心“先進而全面”。該中心已經在對中國國民以及來自其他國家的專業人員進行廣泛核安保活動的培訓,包括實物保護措施培訓、核法證學培訓以及對警察和安保人員的一線培訓。天野先生注意到該中心正在為加強該地區及地區以外的核安保發揮著重要作用,并期待著該中心與原子能機構今后在該領域開展進一步的協作。
天野先生在為期三天的中國之行期間會晤了中國副總理馬凱和副外長李保東。
天野先生與東道主重點討論了核電在中國和全球的發展以及加強地區和全球核安全和核安保的重要性。
“中國是全球核發展的主要中心之一,”天野先生說。“你們有技術,有資金,有能力很強的人。”中國有20座核動力堆正在建設中,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并有36座正在運行。
天野先生訪問了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并訪問了上海電氣集團公司的主要部件制造現場,這兩個單位都參與了CAP1400核電機組的開發和建造以及目前正在北京東南800公里處的石島灣進行建設的中國高溫氣冷堆項目等重要項目。
預計于2018年之前完成的氣冷堆項目將是世界上第一個先進小型模塊堆裝置。小型模塊堆是一種靈活和價格相宜的電力生產選擇方案。小型模塊堆可作為單模塊機組或多模塊機組部署,提供了將核能與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內的替代能源相結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