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周,原子能機構及其成員國將主辦大約80場會外活動,其中一些活動將進行實況直播并向公眾開放。這些活動將重點突出原子能機構工作的不同方面,從與健康和核能相關的長期倡議,到現有電子學習資源以及原子能機構塞伯斯多夫實驗室的現代化。
在周一舉行的一場名為“利用核技術揭示秘密”的會外活動中,參加歐洲一個長期地區項目的專家們將展示他們如何利用核技術來驗證文化遺產文物、食品和藥品的真實性和來源。
另一場活動將介紹“人畜共患疾病綜合行動”的最新狀況和未來方向。原子能機構于2020年啟動了“人畜共患疾病綜合行動”,以支持各國對人畜共患疾病的早期檢測、預防和控制。迄今為止,來自超過95個國家的1000多名參與者通過“人畜共患疾病綜合行動”的虛擬跨地區培訓班接受了培訓。
原子能機構在去年的大會上介紹了其“小型模塊堆及其應用平臺”。今年將有一場會外活動介紹該平臺歷經一年后的進展和成就,包括最近啟動的小型模塊堆門戶、原子能機構支持全球部署小型模塊堆的戰略目標以及一個關于小型模塊堆和微堆的跨地區項目。
原子能機構今年引進了新一代封記。封記是原子能機構保障視察員用來核實核材料僅用于和平目的的工具之一。有一場會外活動將聚焦新的封記,讓參與者了解原子能機構的近2.8萬個封記如何在全世界用于核材料、設施關鍵設備或核設施的原子能機構保障設備。
為了慶祝原子能機構“大型公共活動核安保計劃”過去18年取得的成功,將在一場會外活動中介紹案例研究以及“大型公共活動核安保計劃”所規劃的發展。2022年為了實施大型公共活動核安保而接受或將接受原子能機構援助的國家會分享其經驗教訓。
其他會外活動包括如下各單元會議:綜合能力建設倡議、外部事件通報系統、乏燃料和放射性廢物信息系統、原子能機構的征聘(實際上向公眾開放)、原子能機構塞伯斯多夫實驗室對科學外交的貢獻、《亞洲阿拉伯國家核科學技術研究、發展和培訓合作協定》(亞洲阿拉伯國家核合作協定)20周年紀念、核技術用于控制塑料污染等。查看完整的活動清單。
代表團和媒體還可以在導游引導下參觀原子能機構的事件和應急中心、輻射安全技術服務實驗室、同位素水文學實驗室和保障設備實驗室。代表們將有機會參觀原子能機構位于維也納以南35公里的塞伯斯多夫核應用實驗室。有些參觀需要提前登記。查看完整的導游引導參觀和虛擬參觀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