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斷積累的塑料廢物繼續威脅著人類健康和水下生命,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專家和決策者一直在尋求通過創新型上游解決方案來減少塑料廢物,他們目前正受益于國際原子能機構通過“核技術用于控制塑料污染”倡議提供的支持。
“核技術用于控制塑料污染”采取雙軌方案,既支持海洋微塑料監測(如最近在南極進行的監測),也支持塑料回收和升級再造倡議,以減少塑料廢物。上游部分支持開發利用核輻照將塑料廢物和生物質轉化為高性能、高附加值產品的創新技術。它主要針對難以回收的塑料和生物基塑料的開發,為傳統塑料產品提供可持續的替代品,并為循環經濟鋪平道路。
自2020年啟動“核技術用于控制塑料污染”倡議以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一直處在該倡議研究部分的前沿,該研究旨在證明利用核輻照回收塑料廢物的可行性。
為了幫助加快回收技術的發展和采用,原子能機構實施了一系列地區技術合作項目1/,促進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國家核機構與私營部門對口方之間的新伙伴關系。
2022年至2024年期間,通過這些項目組織的一系列國家利益相關方會議2/使各國專家與從事聚合物回收的國內公司建立了接觸。2024年,這些接觸發展成為正式的伙伴關系,目前正在開發原型回收設施,它們最終將擴大到商業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