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大流行顛覆了我們所熟知的世界,是一個多世紀以來第一個使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經濟陷入停頓的疾病。
近幾十年來, 一些最具破壞性的疾病暴發涉及人畜共患疾病,如埃博拉病毒病、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 和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人畜共患疾病,即從動物(主要是野生動物)傳到人類,然后在人類之間傳播的疾病和感染,每年造成約25億人患病,近300萬人死亡。
這些疾病在各國、各地區,有時甚至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不僅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而且損害民生,造成經濟衰退。2014年埃博拉病毒病在西非肆虐并奪走數千人的生命時,為遏制該疾病而采取的限制和控制措施也加劇了糧食不安全。農業供應鏈被破壞,限制了農民種植或銷售糧食的能力。人們忍饑挨餓,有些人甚至餓死。許多人失去了生計。
以前的疾病危機也導致過類似的經歷。現在,我們看到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直接和間接影響危及數億人的糧食安全和生計。我們不能低估人畜共患疾病對我們的社區、經濟和整個社會的廣泛影響。
人畜共患疾病呈上升趨勢。
森林砍伐、氣候變化的影響、農業活動的強化和工業化,再加上日益加劇的城鎮化和人口的不斷增長,都在促使人類和牲畜更多地侵占自然野生動物的生境。在世界許多地方,人們仍然嚴重依賴動物進行運輸、提供畜力、穿衣和食物,同時狩獵和食用野生動物也是一種常見的做法。動物和人類之間的這種密切關系意味著,一旦動物疾病或人畜共患疾病發生,就會迅速蔓延,危及一個國家的發展努力和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