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有朋友和家人患過癌癥或死于癌癥。癌癥是世界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負擔在不斷增加。2021年,世界跨越了一個令人警醒的新門檻:估計有2000萬人被診斷出患有癌癥,1000萬人死亡。這些數字在未來幾十年將繼續迅速上升。然而,所有的癌癥都可以被治療,一些可以被治愈,許多可以被預防。
然而,對癌癥的護理,像許多其他疾病一樣,反映了我們世界的不公平和不平等。在高收入國家,被診斷患有癌癥的兒童的存活率超過80%,而在中低收入國家則不到30%。同樣,在大多數高收入國家,乳腺癌確診后五年的存活率現已超過80%,而在印度為66%,在南非僅為40%。
癌癥病例在較貧窮的國家上升得最快,這些國家通常無法提供全面的治療。全世界13億煙民中有80%以上生活在中低收入國家,而只有不到15%的低收入國家能夠為其國民提供癌癥護理。
這些破壞性的不平等現象提醒我們,我們正在辜負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政治承諾和投資支持,我們將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中關于到2030年將非傳染性疾病的過早死亡率減少三分之一的目標。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我們紀念世衛組織與原子能機構之間的伙伴關系,以及原子能機構“希望之光”倡議的啟動,該倡議旨在解決獲取放射治療方面長期存在的不平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