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綠色鋼鐵所需的氫數量驚人。傳統上,幾乎所有的氫都是用化石燃料生產的,因此尋找必要數量的脫碳氫將是最大的挑戰之一。”原子能機構非電力應用技術負責人 Francesco Ganda說,“零排放的核能制氫能夠真正改變這一行業的游戲規則,因為核能有可能全天候提供足夠的熱量和電力,生產出所需數量的氫。這可有助于在清潔能源轉型方面取得巨大進展。
”核反應堆與制氫裝置耦合,可作為熱電聯產系統高效地生產能源和制氫,該系統配有電解或熱化學工藝組件。電解是利用直流電誘導水分子分裂,同時產生氫和氧的過程。
水電解的工作溫度相對較低,不到100攝氏度,而蒸汽電解的工作溫度高得多,約為700攝氏度至800攝氏度,所需的電力也比水電解少。水電解是利用電力將水中的氫與氧分離的過程。這種技術已實現商業利用幾十年。高溫電解遵循相同的原理,但使用的是蒸汽形式的水,從而減少了所需的電量。
電解槽技術的進步使傳統核反應堆的制氫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美國至少有一座核電廠(位于明尼蘇達州草原島)正在安裝高溫電解槽,并利用反應堆的熱量來降低用電量,從而降低核能制氫的成本。“
固體氧化物電解槽的高溫工藝可以利用核電廠以蒸汽形式提供的熱能,使電解槽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高效率,”生產發電用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Bloom能源公司制氫業務開發經理Akhil Batheja說,“由于電力成本占電解制氫成本的大部分,這為核電廠和低碳制氫提供了最佳經濟價值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