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是世界第二大災害多發地區。其獨特的構造結構和天氣模式使其容易受到地震、洪水和颶風等自然事件的影響。由于氣候變化加劇了這些脆弱性,該地區迫切需要有能力評估自然災害后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特別是在城市地區。在原子能機構的幫助下,該地區已實現這一能力的自主化。
通過原子能機構的協助,已在阿根廷、智利、墨西哥和秘魯建立四個響應中心,能夠利用核無損檢測技術評估本國和鄰國的道路、橋梁等民用結構的完整性。這些中心將支持在緊急情況下采取協調一致的地區響應。
無損檢測技術利用不同類型的輻射檢測混凝土、管道和焊接中的缺陷,可在不妨礙可能已經弱化的結構或危險結構的情況下,提供關于材料強度和完整性的可靠數據。這些技術安全、快捷,有助于保護平民。
這四個響應中心通過原子能機構2018年啟動一個技術合作項目建立,該項目旨在利用核技術加強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城市結構評定,并提高工業產品和服務的質量。
“最近在該地區發生的地震極大地突出了能夠改善災害多發地區應急響應協調的網絡的重要性。通過發展響應中心,該地區已在減輕災害影響方面實現自立。”原子能機構助理工業技師Gerardo Maghella說
最近在該地區發生的地震極大地突出了能夠改善災害多發地區應急響應協調的網絡的重要性。通過發展響應中心,該地區已在減輕災害影響方面實現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