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對2015年“巴黎協定”和“可持續發展目標”通過后將呈現的氣候政策的預期,更多國家可能將核電納入其國家能源結構。新興核電國家,即首次引進核電的國家,正在請求國際原子能機構協助其發展適當的基礎結構,以建立安全、可靠和可持續的核電計劃,并應對全球能源需求上升和緩解氣候變化需要所帶來的挑戰。
“自‘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巴黎協定’被歷史性地通過以來,核能的潛在作用極大地提升。”國際原子能機構規劃和經濟研究科科長David Shropshire說。“現在對使用核能的決定更容易了,因為其他環境影響小的大規模不間斷能源選擇僅有幾個。”
“巴黎協定”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獲得通過,會上195個國家就氣候達成了該具有普遍意義和法律約束力的協定。該協定確認的目標是,到本世紀末保持全球溫度相比前工業化時代上升不超過2℃。
為達到這一目標和應對能源與氣候的挑戰(見第16頁方框資料),一些國家正在重新評價他們的能源結構和核能的潛在作用。“核能不只是被認為是一種推動經濟的動力源,現在與氣候行動相關。”Shropshire 說。“投資核電的國家不僅獲得可靠的能源,而且獲得實現不超過2℃目標的關鍵資源。”
波蘭的答案
例如,波蘭正在規劃核能發電,不僅為了確保其長期電力供應和刺激國家經濟增長,而且為了緩解氣候變化。
“波蘭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目標’包括減少能源領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空氣污染物的排放的重要性。”波蘭能源部核能司司長Józef Sobolewski說。“我們的部分戰略規定,引進核電——一種零排放、清潔和高效的能源,是實現這種減少的手段之一。”他補充說,核電計劃也會強烈地刺激國內的研發領域。
國際原子能機構是波蘭等正在考慮引進核電的新興核電國家必不可少的資源中心。他們可以利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能源規劃工具和核電知識就這種能源在他們國家的作用做出明智的決策。
“一旦成員國決定采用核電,國際原子能機構就會對所需基礎結構的發展提供咨詢和審查意見。”Shropshire說。
逐步實現里程碑
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三段式“里程碑方案”有利于核電計劃從開始到完成的實施。這包括成員國在決定建設核電站之前考慮的問題、涉及的準備工作及核電廠建設和退役。為補充這一點,成員國往往請求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供“綜合核基礎結構評審”工作組訪問。通過工作組訪問,國際專家確定該計劃是否建立于有效的國家政策和戰略、強大的管理、合適的法律框架及熟練的勞動力。在該評審的基礎上, 國際原子能機構制訂國家特定的綜合工作計劃,幫助新興核電國家彌補其核基礎結構中的差距,并開展后續評審,跟蹤其進展。
在落實國際原子能機構在“里程碑方案”第一階段中實施的“綜合核基礎結構 評審”工作組訪問所提出的建議后,波蘭在今年達到了第一個里程碑。這個國家的目標是到2024年完成其首座核電廠第一座反應堆建設,到2030年開始建設第二座核電廠。第二階段“綜合核基礎結構評審” 工作組訪問預計在2017年進行,旨在評審波蘭核電計劃的進展。
實現約旦的可持續能源
在其他新興核電國家中,約旦把核電列入其緩解碳排放的國家戰略。
“約旦的能源幾乎完全依賴進口化石燃料,基于各種原因而無法持續。”約旦原子能委員會主席Khaled Toukan說。“從能源成本和可靠性、國家收入、人員基礎結構和專業知識建設,以及減少碳排放的觀點看,在其他替代能源中,核電廠的建設將對約旦產生重大的積極影響。”
應約旦的請求,國際原子能機構自2009年以來已經執行三次“綜合核基礎結構評審”工作組訪問,并基于對該國核基礎結構及核和輻射安全監管框架的評價,向約旦提供了行動計劃。今年,約旦將進行其第一座研究培訓堆的調試運行,國際原子能機構將協助該國建設今后運行和有效利用該堆的能力。
根據土耳其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預案”報告,核電也列入土耳其緩解氣候變化的能源戰略。通過“綜合核基礎結構評審”工作組訪問,國際原子能機構在評價土耳其發展核電計劃的準備工作方面向土耳其提供了援助。應土耳其的請求,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就國家行動計劃向土耳其提供了建議,并審查了該國核能法草案。土耳其計劃到 2028年建設兩座擁有8座反應堆的核電廠,并在2023年之前開始建設第三座核電廠。
波蘭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目標’包括減少能源領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空氣污染物的排放的重要性。我們的部分戰略規定,引進核電——一種零排放、清潔和高效的能源,是實現這種減少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