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來自128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的270多名法律和技術專家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會議,審查在放射源安全和安保方面取得的進展,并解決需要改進的領域。
放射源在許多領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醫學方面,它們有助于治療癌癥。在農業方面,它們使科學家能夠開發改良作物品種,以適應氣候變化和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在藝術和考古方面,它們有助于保護無價的文化遺產。但這些放射源必須以適當的安全和安保措施來處理。
為了幫助各國應對風險,保護人和環境免受意外輻射照射或涉及放射源的未經授權的故意行為的影響,原子能機構制定了《放射源安全和安保行為準則》(“行為準則”)。該“行為準則”于2003年獲得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核準,今年正值其20周年。
“‘行為準則’獲得核準20年來,我們在改善世界各地放射源的安全和安保方面取得了穩步進展,”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拉斐爾·馬里亞諾·格羅西在分享各國執行《放射源安全和安保行為準則》信息的技術和法律專家不限成員名額會議開幕式上說,“但必須進一步努力,以實現更多的政治承諾,并分享可持續、安全和可靠管理這些放射源的全球最佳實踐。”
會議為期五天,為全球專家交流各國執行“行為準則”及其兩個補充導則文件的實踐提供了一個平臺。此類會議每三年舉行一次,使各國能夠分享經驗、交流教訓以及確定在實施“行為準則”方面存在的現有和未來挑戰。
在整個一周的時間里,與會者深入探討了各種主題,包括核安全和核安保的演變、法律方面、國際合作、未來發展和“行為準則”的影響。討論涉及的挑戰和優先事項包括:為放射源的安全和安保建立適當的監管框架、放射源壽期管理、放射源的進口和出口規定以及當這些放射源被宣布為廢棄源時應如何管理。至關重要的是,這次會議為與會者提供了交流各自有效執行“行為準則”規定的方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