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9年接任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一職時,在全球關于能源和氣候的最重要對話中,核能尚未得到認可。如今,五年過去了,全球已達成共識,認為有必要加快核能的部署,以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和保障能源安全的目標。
這一轉變耗費了時間和精力。在我擔任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后不久參加的馬德里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第25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核能在當時仍處于邊緣地位。但那些相信核能能夠解決污染、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問題的年輕人、政界人士、科學家及其他人士,正通過教育、紀錄片和社交媒體逐漸取得進展。
當能源危機和歐洲沖突爆發時,核能發展的勢頭已然在增強。2023年在迪拜舉行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簽署方首次在其關于《巴黎協定》的全球盤點中呼吁,要與其他清潔能源一起,加快核能的部署。世界各國領導人認同了多年來科學一直向我們揭示的事實:納入核能是實現深度且快速脫碳的唯一可行途徑。超過20個國家呼吁將全球核能發電裝機容量提升至目前的三倍。隨后,其他一些國家、企業、國際銀行和金融機構也加入了這一承諾行列。
2024年,世界各國領導人在有史以來首次舉行的核能峰會上延續了這一發展勢頭,肯定了核能的重要作用。這反映出一種根本性的轉變,而如果沒有利益相關方的參與,這種轉變是不可能實現的。
各國在啟動核電計劃或鈾礦開采等相關活動時,常常將與利益相關方進行有效溝通視為一項關鍵挑戰。增強利益相關方的認識和理解——無論是來自核工業、政府、媒體、當地社區還是非政府組織——對于建立互信至關重要。
尤為重要的利益相關方是那些決定是否對核能進行投資的群體。其中包括政府財政部門、國際金融和發展機構(包括世界銀行和地區發展銀行)以及投資銀行和保險公司的決策者和有影響力的人士。
設計并實施讓利益相關方有效參與的計劃,首先要從宣傳能源政策和加深利益相關方對核能的理解入手。這既可發生在銀行和保險公司的董事會會議上,也可出現在世界各地城鎮鄉村的公眾集會上。
今年5月,原子能機構將召集許多不同的利益相關方參加首屆“利益相關方參與核電計劃”國際會議,與會者將包括數十位來自擁有核電廠或其他重要核設施(從后處理廠到廢物處置場)的城鎮的市長。還有誰能比來自擁有核設施的社區的居民更適合來闡述核能的影響呢!
利益相關方的參與對于實現任何具有持久價值的目標都至關重要,這些目標包括將在一個世紀內持續提供清潔電力、熱能、制冷或氫能的新核電廠,或者將在地下深處貯存乏燃料長達數千年的處置庫。
這需要時間和耐心。盡管近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在許多地方,核電仍在艱難起步。雖然全球約有60座反應堆正在建設中,但大多數反應堆只建在少數幾個國家。
如今,人們對核電的期望比幾十年來都要高。要將這些期望轉化為實現氣候和能源安全目標所需的巨大產能增長,就需要堅定不移的承諾。答案的一個關鍵部分顯而易見:我們需要繼續與利益相關方保持密切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