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環境挑戰。世界如果要在現有時間框架內實現商定的氣候目標,那么我們需要隨時可以部署的成熟解決方案。
氣候變化解決方案:原子能機構與“氣候公約”締約方大會
國際原子能機構(原子能機構)定期出席“氣候公約”締約方大會(簡稱COP),并組織若干活動,以突出核技術和應用如何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貢獻。核電提供了全球10%的電力并約占全球低碳電力的四分之一以上。核技術還有助于應對氣候變化的后果,并有助于分析和更好地理解氣候變化現象。核科學技術有助于分析氣候變化,強化對氣候變化的了解以及應對其后果。
核科學技術有什么好處?
核電為減緩氣候變化做出了重大貢獻。過去半個世紀期間,核電的利用避免了相當于約700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核電已為一些國家提供了大部分清潔能源。未來,核電可幫助交通和工業等難以減排的部門脫碳,并通過生產低碳氫等方式,在2050年碳中和中發揮重要作用。參閱我們關于核電與氣候變化的網頁。
- 核電可與促進零凈排放的所有低碳技術組合
實現凈零目標需要所有低碳技術。核能具有巨大的緩解氣候變化潛力,可與所有其他低碳技術組合,支持可再生能源納入低碳能源系統。
- 核電可推動電力之外領域脫碳
除了提供全天候電力供應外,核電還是不可或缺的低碳、大規模熱源,可替代化石燃料用于工業供熱和制氫,或使其脫碳。
- 核電可用于建設能源復原力、可靠性和安全性
核電可以確保安全、可靠和有彈性的能源供應。核電按需運行,不受天氣影響,可用于在可變發電比例較高的系統中穩定電網,同時促進能源供應安全。
- 核電促進能源負擔能力
核電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供過于求的發電量,降低對代價高昂的靈活性和儲存基礎設施的需求,從而為負擔得起的低碳能源系統奠定基礎。
核科學技術在以下領域對傳統的氣候適應和氣候科學技術與方法構成補充:
- 糧食和營養安全
核科學技術用于評定氣候變化對糧食和農業的影響,并支持適應措施,有助于發展氣候智能型農業實踐和開發更具生產力和適應能力的作物品種和牲畜。這些措施加強了糧食和營養安全,增強了適應氣候不斷變化的能力。
- 水安全
核技術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水文循環,為各國提供有關水量、水質和水可用時間的重要數據。這些信息使資源管理人員能夠加強國家水安全和適應能力規劃。
- 海洋和氣候
核科學核技術用于收集和分析氣候變化對海洋生態系統影響的數據,支持應對在預計海洋酸化假想情況下對海洋生物和沿海經濟的潛在生物效應和影響。
- 基于自然的緩解氣候變化解決方案
核科學技術支持開發、應用和評定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這樣的方案應避免、吸收或鰲合二氧化碳排放,包括藍碳、農業碳鰲合以及動物飼養實踐和糞便管理優化。
實現宏偉目標需要合作
核電在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方面大有可為。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拉斐爾·馬里亞諾·格羅西說:“支持核就是認真對待我們對地球及子孫后代的長期責任。”
作為核領域唯一的全球論壇,原子能機構通過在各國際論壇(包括“氣候公約”締約方大會第28屆會議)上提供科學技術事實,促進就核電和核應用的好處展開有根據的辯論,讓政治領導人、工業、科學家和民間社會討論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