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址是為設施選擇適宜場址的過程,包括適當評定和確定有關的設計基準。核裝置的選址過程通常包括場址調查、場址選擇和場址評價,并以獲得場址許可證審批這一基本里程碑為結束。
核設施選址
- 場址調查是在進行大區域調查并排除不適宜場址之后確定核裝置候選場址的過程。
- 場址選擇是根據既定安全和適宜性準則,通過篩選和比較所確定的場址對這些場址進行評定以選定一個或幾個適意的候選場址的過程。
- 場址評價是對場址上可能影響場址上設施或活動的安全的因素進行分析。
核裝置適宜場址的選擇和評價是至關重要的過程:它們能夠顯著影響建造時間、成本、公眾接受度和裝置在整個運行期間的安全。
選址通常涉及所有危害類型以及裝置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地震、巖土現象、火山活動、洪水、氣象事件等自然事件;人因事件(意外事件和惡意事件);放射性彌散和應急計劃的可行性。這些也稱為安全相關特征。可持續和適當的核裝置選址還必須考慮非安全相關因素,如電廠安保、電廠技術、經濟性、冷卻水供給、運輸條件與電網接入、非放射性環境影響以及社會經濟影響。
調查場址特征以確保安全
核裝置相對于場址特征的安全性系基于全面的調查和精確的危害評定確定。從篩選場址開始就需要有場址特征資料,以便選擇最適當的場址。場址調查活動必須在作出最終決定之前及早開始。
一旦選定場址,就需要進行更深入的調查,以便為場址評價階段提供支持(詳見場址調查)。這一階段可確認場址是否適宜,并確定電廠設計基準。對于每一種外部危害,都要選擇參數,以便能夠將它們用于核裝置設計及其安全評定。
為成員國提供協助的原子能機構培訓和評審服務
原子能機構通過安全評審服務、咨詢服務、培訓和講習班,協助成員國適用原子能機構關于選址的安全標準。原子能機構提供場址和外部事件設計評審服務,在此過程中,由原子能機構工作人員和外部專家組成的評審小組訪問已規劃場址所在地,并根據原子能機構安全標準提供建議和意見。
原子能機構還與成員國一起舉辦國家和地區講習班,以探討成員國在選址、場址評價、外部事件設計和安全評定領域的問題或困難,并確定實際解決方案。建議首次啟動核能計劃的成員國參加這些場址和外部事件設計能力建設講習班。
原子能機構出版各種技術文件、培訓材料以及場址和外部事件設計安全評審服務導則。利用后者提供關于如何申請和接受場址和外部事件設計評審和培訓服務的資料。原子能機構還維持著外部事件安全處門戶,這是一個有密碼保護的協作平臺,允許注冊用戶就與核裝置選址和保護核裝置免受外部危害有關的活動進行協作和交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