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機構關于母乳喂養的協調研究項目的結果證實了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的一系列母乳喂養建議有益于兒童健康。根據這些建議,嬰兒在出生后頭六個月應完全由母乳喂養,即使母親艾滋病毒檢測呈陽性亦應如此。全球只有40%的嬰兒得到純母乳喂養。
該協調研究項目用同位素技術證實,母乳生產和受感染母親所產嬰兒的健康都不受艾滋病毒感染的影響,因此母乳喂養是安全的。
中低收入國家的母乳喂養實踐于二十一世紀初首次引起世衛組織的關切,當時的建議是感染艾滋病毒的母親立即停止母乳喂養。這導致了兒童死亡率急劇上升,原因是缺乏衛生、安全的環境來準備嬰兒食品,而且大多數家庭都負擔不起營養食品。2010年,此項建議得到修改,要求母親們在嬰兒出生后頭六個月完全用母乳喂養,同時用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對抗艾滋病毒。這既防止了母體疾病惡化,又將通過母乳向嬰兒傳染艾滋病毒的風險降到了最低。2016年最新修訂的建議將母乳喂養與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指南整合成了一項。至于建議的這一演變在過去15年間對兒童和產婦健康的影響如何,目前尚無系統評價。
“這些都是有用的結果,提供了新的證據,表明如果母親遵守這些建議,她們的孩子就會攝入充足的母乳,而那些連續六個月得到純母乳喂養的兒童在一歲時的無脂肪質量更多一些,這意味著發育健康。而這對母親的身體成分也不會有任何不良影響,”原子能機構營養專家Victor Owino說。“研究結果完全吻合‘可持續發展目標’目標2,即到2025年至少實現50%的純母乳喂養。原子能機構致力于在伙伴國家開展這一重要領域的能力建設,以便能夠有效跟蹤這一具體目標。”
同位素技術
同位素技術用于測量母乳攝入量,這一數據與其他數據相結合,便可以讓研究人員了解鼓勵母乳喂養的各種政策的有效性。這個協調研究項目回答了若干問題,如出生后頭六個月純母乳喂養的嬰兒是否發育得更好,他們消耗了多少母乳,以及母乳生產的數量是否會對母親自身的身體成分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在母親艾滋病毒檢測呈陽性的情況下。當保健專業人員詢問時,實際未進行純母乳喂養的母親可能會聲稱自己實行了純母乳喂養。這個協調研究項目證實,實際母乳喂養率比報告比率低很多,至少低40%。
Owino說:“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如果計算兒童從母乳中獲得的營養數量時以回憶信息為基礎,那么很可能高估了兒童消費量。最好的方法是常規使用精確的穩定同位素技術確認信息。”如果有較大人口群體的這種精確數據,則有助于為兒童營養攝入建議的制訂提供信息,迄今為止,這類建議一直基于發達國家的外推成人數據。
該研究項目采用了一種在人體和飲用水中少量天然存在的穩定氫同位素 — 氘氧化物。母親攝入一定劑量的氘后,其身體水分中便存在這種元素。當她哺乳嬰兒時,氘便進入嬰兒體內。兩周后,利用質譜測定法和紅外譜測定法分析母嬰唾液或尿液樣本中的氘濃度,便可發現從母親向嬰兒轉移的氘水平,從而揭示嬰兒是否得到了純母乳喂養,以及攝入了多少母乳。這是確定母乳喂養實踐的最無侵入性、最準確、最敏感和最客觀的方法。此外,該項目還解決了其他一些問題,包括哺乳期母親的艾滋病毒狀況是否會影響其母乳喂養孩子的能力。
參加該協調研究項目的國家包括布基納法索、印度、牙買加、肯尼亞、南非、斯里蘭卡和泰國。該項目還得到了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的專家支持。該項目的結果將在擬于2018年12月10日至13日舉行的了解營養不良雙重負擔促進有效干預問題國際專題討論會上進一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