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科牽頭制定與輻射源安全監管和放射性材料安全運輸相關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原子能機構)安全標準。該科為成員國適用這些標準和《放射源安全和安保行為準則》提供支助。
監管基礎結構和運輸安全科
該科的目標是促進在成員國發展輻射源控制以及放射性物質安全運輸所需的監管基礎結構,并促進有助于各國改善其輻射、運輸和廢物安全體系的信息管理。該科通過以下方式實現這一目標:教育和培訓;與成員國共享和在成員國之間共享知識和信息;有針對性的評審服務。
作為其教育和培訓計劃的一部分,該科開設輻射防護和輻射源安全研究生教育課程,以及一系列輻射安全專題培訓班。該科還幫助成員國在該領域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教育和培訓戰略。
該科維護著若干工具,以幫助成員國和監管機構建立網絡和分享所獲得的知識和經驗。其中之一就是輻射安全信息管理系統(RASIMS)。這是一個網基平臺,使各國能夠收集、分析和查看有關輻射安全、運輸安全和廢物安全的國家基礎結構狀況的信息。
另一個工具是原子能機構的安全監管基礎結構自評定(SARIS)工具。它幫助各國評價各自與原子能機構安全標準的符合程度。監管機構還可以利用監管當局信息系統(RAIS)的服務,該系統旨在維護國家輻射源和相關監管信息登記簿。
最后,輻射源控制網(CSN)為監管者提供一個平臺,共享建立和維護一個有效且高效的實用輻射源監管控制體系的知識和經驗。
為協助成員國建立或加強其監管基礎結構,原子能機構還主動開展若干獨立評審工作組訪問。通過這些工作組訪問,成員國可以將其國家監管基礎結構與原子能機構安全標準的要求進行比較。該科負責若干工作組訪問,其中包括綜合監管評審服務(IRRS)、輻射安全基礎機構咨詢工作組訪問(AMRAS)、運輸安全評價服務(TRANSAS),以及教育和培訓基礎結構評審(EduTA)。
該科與核安保處材料和設施核安保科合作,通過專門的預算外監管基礎結構發展項目(RIDP)為各國提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