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約有60座核動力堆在建,還有400多座正在運行。雖然中國目前的核電發電量僅次于法國和美國位居第三,但到2030年,預計中國在核電裝機容量方面將領先世界。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拉斐爾·馬里亞諾·格羅西說:“從1991年首座核反應堆并網到如今運行著55座核反應堆,中國的核電發展速度非常了不起。”本周,格羅西先生訪問中國,會見了數位高級官員,并參觀了北京、山東和上海的核設施和研究機構。
中國在建核動力堆數量排名第一,有22臺反應堆機組在建,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核能發展報告》藍皮書,到2035年,中國的核電發電量將占全國發電量的10%。
格羅西先生在周四參訪位于中國東部山東省的石島灣時表示:“就裝機容量和技術而言,中國在促進和平利用核能方面居于領先地位。石島灣核電廠就展示了這一令人矚目的發展。”
格羅西先生還補充說:“石島灣200兆瓦電高溫氣冷堆具有獨特的設計特點,使其更加高效和具有內在安全性,在幫助實現凈零目標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該高溫氣冷堆于2021年12月首次并網。在石島灣,兩臺CAP1400壓水堆機組的建設也正在進行中。
2020年,習近平主席承諾,在2060年前,中國將從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國家轉變為實現碳中和。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張克儉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 核能促進凈零世界》一書中寫道:“核電作為一種清潔、低碳和高效的基荷能源,在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核電也是中國保障能源供應、優化能源結構、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一個重要選項。”
中國核電工業已經在反應堆設計和建造以及核部件和設備的制造方面實現了自給自足。格羅西先生周四訪問了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和中國主要核電設備公司之一的上海電氣。格羅西先生說:“中國核工業正在塑造核能的未來。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在先進核技術設計方面的能力是核能光明前景的極好例證,而上海電氣通過一系列廣泛的核電產品的研發和制造,正在有助于中國和其他國家實現可靠和清潔的能源前景。”
周五,總干事會見了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國家電投)董事長錢智民。國家電投擁有數座在建和運行中的核電廠。格羅西先生表示:“國家電投是推動中國核能蓬勃發展的主要產業行為者之一,也是能源系統整合的一個典范。”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核集團)總經理顧軍和格羅西先生還就中國的民用核計劃和前景進行了重要的交流。
本周早些時候,格羅西先生參觀了中核集團的主要研究機構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會見了研究人員并討論了核技術在應對全球挑戰方面的作用。中核集團是維也納集團的創始成員之一。該集團由格羅西先生倡議成立,將核工業的主要參與者聯合起來,支持原子能機構履行加速和擴大核技術對實現環境、社會和經濟目標以及改善人民健康和福祉的貢獻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