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子能機構(原子能機構)第六十四屆年度大會今日閉幕,大會通過了旨在加強原子能機構在核科學、技術和應用、安全和安保以及保障領域工作的各項決議。
由于與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有關的要求,大會今年以現場和虛擬兩種方式舉行,從而使原子能機構所有成員國都得到了機會,以共同審議與原子能機構進行中的工作、預算和優先事項有關的事項。
今年,來自原子能機構171個成員國中141個成員國和來自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和媒體的約500名代表登記出席了大會。
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拉斐爾·馬里亞諾·格羅西在開幕辭中說,盡管大流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破壞,但原子能機構未停止其業務活動并開展了幫助各國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的最大規模活動。格羅西先生強調,原子能機構將繼續把支持各國抗擊該冠狀病毒作為頭等優先事項。
大會代表們通過了繼續加強總體上有關核科學、技術和應用并特別涉及“人畜共患疾病綜合行動”項目、核知識管理和原子能機構塞伯斯多夫核應用實驗室的改造的原子能機構活動的各項決議,
還通過了要求原子能機構在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期間繼續在其所有任務領域履行職能的決議,以及關于加強原子能機構保障的有效性和提高其保障的效率的決議。一項關于執行原子能機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之間與《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有關的保障協定的決議得到通過。
關于核安全和輻射安全、核安保以及加強原子能機構的技術合作活動的更多決議得到通過。
大會核準了《國際原子能機構2019年財務報告》和《國際原子能機構2021年預算更新本》。
原子能機構的決議和決定將指導原子能機構開展下一年的活動。這些決議和決定將在可供使用后在此發布。
截至原子能機構第六十四屆大會結束,有83個成員國向2021年技術合作資金認捐了30 064 211歐元。
11個國家新當選為由35個成員組成的2020-2022年度原子能機構理事會理事國:阿根廷、奧地利、埃及、馬來西亞、墨西哥、新西蘭、秘魯、波蘭、塞內加爾、瑞士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