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布的證據僅來自少數幾個國家。為了得出有助于政策和實踐的更可靠結論,我們需要更多數據,”原子能機構營養專家Victor Ochieng Owino說,"現有證據主要來自地球南部,因此今后還須有地球北部的數據"。
原子能機構幫助各國使用非放射性或穩定同位素技術來測量母乳攝取量,并確定嬰兒是否純母乳喂養。這種無創技術(母親服用劑量法)比最常用的由母親自我報告喂養兒童的食物和液體種類的方法更能準確衡量是否純母乳喂養。母親服用劑量法可追蹤一種天然存在的氫的穩定同位素 — 氘在母乳喂養過程中通過母乳從母親體內轉移到嬰兒體內的移動過程。 ?原子能機構鼓勵各國利用這一技術監測實現純母乳喂養目標的進展情況。然而,迄今為止,采用這種方法衡量母乳攝取量和是否純母乳喂養的高收入國家并不多。
了解更多:什么是同位素? | 原子能機構
"我們匯編母乳數據庫的目的是建立一個獨一無二的且不斷增長的全球母親服用劑量法數據儲存庫。通常情況下,對母乳攝取的個別研究由于其樣本量小,因此不具有普遍性。原子能機構營養和健康相關環境研究科科長Cornelia Loechl說:"我們的目標是將這些研究匯集到一起,為創新數據分析提供便利,從而加深我們對母乳喂養行為及其決定因素的了解,設計出更有效的干預措施來促進母乳喂養。“
母親服用劑量法的數據已經為世界各國的公共衛生政策提供了資料。最近有一項研究采用了母親服用劑量法來確定宣傳活動如何影響純母乳喂養。毛里塔尼亞衛生部、原子能機構和兒童基金會在毛里塔尼亞開展的一項協作研究發現,提升認識活動使受干預地區的純母乳喂養率幾乎翻了一番,相比之下,無此類宣傳活動的地區則不然。 ?
在純母乳喂養率歷來很低的南非開展的一項研究采用母親服用劑量法進行了評定,結果發現,輔導和咨詢計劃大幅提高了純母乳喂養率。
這種核方法還有助于對糧食安全與母乳產產出之間的聯系進行突破性研究。肯尼亞西部一個原子能機構支助的研究項目發現,糧食不安全與母乳攝取量較低有關,可能因為母親攝入的營養匱乏。在這項研究之前,還沒有通過對純母乳喂養或母乳消耗量的客觀測量來評定過糧食不安全對母乳喂養的影響。
原子能機構母乳攝取數據庫于2022年啟動,目前正在匯編在世界各地各種環境下采用母親服用劑量法的研究形成的資料。盡管該數據庫仍在開發中,但它將使研究人員能夠探索母乳喂養實踐與相關驅動因素(如全球社會經濟地位)之間的關系。
例如,最近用母親服用劑量法數據庫開展了第一項數據分析,以探索母親受教育程度與嬰兒母乳攝取之間的聯系。研究推斷,基于母親受教育程度的母乳攝取差異不大。雖然這項分析沒有發現母乳喂養與母親受教育程度之間存在決定性的聯系,但按國別人類發展指數進行的比較顯示,在人類發展指數較低的環境中,母乳攝取有增加的趨勢,這進一步說明需要更多數據來客觀評價較高收入環境中的母乳喂養實踐。為了提供更具結論性的結果,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從各種環境中獲取更多數據。母乳喂養是保護嬰兒和婦女生存與健康的切實步驟,是“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核心部分,與多項可持續發展目標有關。
母乳喂養在預防營養不良和保護嬰兒免受感染、降低死亡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母乳喂養的兒童超重或肥胖的可能性較小,這有助于實現營養目標。此外,進行母乳喂養的婦女患癌癥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較低,從而增強了母親的健康。母乳喂養通過爭取工作場所權利,保持生育間隔,從而有助于支持性別平等。
為了縮小證據差距,向改善母乳喂養和子孫后代健康的行動提供資料,有必要從高收入和低收入國家獲取更多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