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諾曼·文森特·皮爾曾經說過:“上天攬月吧!即使失敗,你也會跌入繁星之中。”說到核聚變,科學家們正在向星星進發,他們在試圖探索是否有可能在地球上實現工業規模的聚變發電。
在全球范圍內,約有50個國家的專家在致力于等離子體物理學和核聚變技術的發展研究。面對迅速增長的能源需求和因燃燒化石燃料而加速的氣候變化,其中許多國家正在努力加強其聚變研究計劃。
為了促進正在進行的國際努力,國際原子能機構向其成員國提供了一系列研究和能力建設活動,有時在地區一級提供,以幫助縮小各國之間在核聚變知識和經驗方面的差距。
在過去的50年里,國際原子能機構通過組織各種與聚變有關的論壇,包括兩年一次的“國際聚變能源會議”,支持全世界聚變研究和發展。國際原子能機構還組織一系列關于示范核聚變電廠概念的講習班、一系列關于核聚變科學技術相關主題的技術會議以及協調研究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國際原子能機構將各研究機構和科學家們聚集起來,解決共同關注的關鍵問題。
通過其關于聚變的出版物,例如《核聚變》雜志和其他叢書,國際原子能機構傳播知識和信息,并協助促進先進知識在科學界的傳播。除了維護一個核聚變門戶網站和一個核聚變裝置數據庫外,國際原子能機構還建立了基本分子和核數據的數字數據庫,這些數據對于核聚變研究和技術發展是不可或缺的。國際原子能機構還與許多合作伙伴協作,組織和支持關于聚變的教育和培訓活動,包括國際和地區短訓班和講習班。
作為全球核聚變領域的新成員,哥斯達黎加得到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支持,以通過技術發展和能力建設彌補其與其他國家的差距。2019年,哥斯達黎加技術研究所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支持下組織的一次講習班,使來自拉丁美洲國家的參加者有機會參加了聯合實驗和在操作該研究所托管的兩個小型聚變裝置方面獲得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