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想了解有關原子能機構工作的更多信息,請注冊獲取我們的每月動態,其中包含我們最重要的新聞、多媒體和其他信息。
核電廠的建造應經久耐用。但隨著發生全球極端事件的可能性不斷增加——從可能影響核電廠的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驅動的天氣模式加劇,到可能影響核電廠員工的傳染性疾病增多,核電廠員工隊伍適應性強、設計穩健對于電廠保持適應能力和助力未來低碳之路發展至關重要。
“為了世界在未來20到30年內減緩氣候變化,能源部門需要從根本上轉變為低碳能源供應系統。”原子能機構能源系統分析師Loreta Stankeviciute說,“但要做到這一點,能源部門還需要能夠抵御和適應極端事件和環境變化。核電的適應力和安全記錄使其有能力幫助全球社會戰勝這些挑戰。”
最近發生的史無先例的新冠肺炎疫情便是對適應力的考驗。
隨著新冠肺炎病毒在2020年上半年蔓延到全球每個角落,社會和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采取了封鎖等眾多限制措施,以控制病毒的傳播。
“盡管有這些世界性的限制,但世界各地的核電廠繼續安全運行。營運者無縫實施應急計劃,包括各種應急措施,以維持運行并保證人員安全。”原子能機構核裝置安全處處長GregRzentkowski說,“營運者采取了必要的預防措施,并認真實施了運行和組織變革,同時繼續確保核電廠的安全和安保。”
雖然沒有任何國家報告由于新冠肺炎的影響核電反應堆被強制關閉,但根據營運者的報告,一些計劃中的維護停堆不得不在獲得監管部門批準的情況下縮短或推遲,作為臨時縮減非關鍵性工作的保護健康措施的一部分。還有人擔心,與大流行病有關的供應鏈中斷,例如制造商延遲服務和臨時關閉,可能導致新建核電項目和大型改造項目的拖延。
“這些與大流行病相關的中斷對該行業的影響有多大尚待觀察。”原子能機構核電處處長Dohee Hahn說,“我們不斷收到的意見為我們提供了關于大流行病對核工業影響的重要見解,并將有助于營運者和監管機構相互學習經驗。”
核電不僅證明了它在大流行病期間的適應力,而且還表明它是安全的,非常適合滿足不斷變化的能源需求。自大流行病開始以來,包括巴西、印度和韓國在內的一些國家,核電份額有所增加。例如,在英國,核電在大幅減少燃煤發電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大流行病引起的電力需求下降使英國臨時關閉了煤電廠,轉而增加使用核電。
在當前大流行病期間,核電廠工作人員的適應力對于核電廠不受阻礙地繼續運行至關重要,和這種情況一樣,面對極端天氣事件,包括由氣候變化驅動的事件,也需要核電廠工作人員的適應力和核電廠的穩健設計。
由全球平均氣溫上升造成的氣候變化正在改變極端氣溫、暴雨、大風和海平面大幅上升等天氣事件的嚴重性和頻度。預計在近期到長期內,這些變化將繼續增加。
“雖然水溫和氣溫的上升可能會限制反應堆的冷卻能力,從而對反應堆運行的連續性構成挑戰,但極端的洪水和大風才可能對裝置的設計構成威脅,從而影響反應堆的安全。”Rzentkowski說,“氣候變化的挑戰之一是,隨著氣候變化的不斷發展并使情況變得更加極端,以往的觀測和預測模型變得不再可靠。因此,我們應開始預測這些事件,并定期重新評估相關風險,以確保事故預防和緩解措施仍然充分。”
核電廠還可能受到地震、龍卷風、火山活動、冰暴和洪水等極端自然事件的影響。在極少數情況下,這些事件可能極端到超過核電廠的設計能力。
2011年3月11日由大地震后引發的海嘯造成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就是一個例子。雖然核電廠被這些事件和隨之而來的氫氣爆炸所破壞,但沒有人因事故而喪生。
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后,世界各地已采取具體步驟,進一步加強現有核電廠的安全,并完善新核電廠應對極端事件的設計。這些措施例如包括可替代冷卻方案、符合環保要求的備用發電機、防風屏障和密封件,以及場址防洪堤壩。
原子能機構的安全標準也涉及可能影響核電廠場址或核裝置安全的各類外部事件,包括場址評價、設計和安全評定。這些標準反映了當前的實踐狀況,并用于確保核電廠整個壽期的安全。原子能機構還通過其《核能叢書》和其他技術出版物(例如《使能源部門適應氣候變化》)提供指導。
下載 PDF (6.95 MB)
2020.09Vol. 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