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防治方法中,通過大規模繁殖并釋放天敵,如擬寄生物和捕食性生物體,以對環境無害的方式防治害蟲。利用輻射提高上述天敵的適用性、飼養的成本效益和安全性、運送和部署。
生物防治
擴大生物防治包括補充釋放害蟲天敵,可作為大面積蟲害綜合治理計劃中昆蟲不育技術的補充手段。在昆蟲不育技術中主要釋放成年期的不育雄性,而其許多天敵在其未成熟期對其進行攻擊。這意味著,同時使用兩種防治技術往往可產生相互加強的效果。此外,昆蟲大規模飼養設施產生的副產物也可用于擴大生物防治計劃相關的生產過程中。
電離輻射采用伽馬射線和X射線,能夠在擴大生物防治的應用方面減少許多重要的限制,如降低生物防治劑的生產系統成本,防止用于大量飼養擬寄生物的寄主上出現害蟲成蟲(即寄生蟲),從而殺死其昆蟲宿主,以及確保運送過程中伴生害蟲有機體的不育性。此外,該技術還能夠有效用于避免運送可育宿主或被捕食害蟲或者攜帶其他害蟲帶來的風險。
原子能機構與糧農組織聯合,協助其成員國發展并實施基于核的技術,優化蟲害生物管理實踐,以支持加強作物生產和保護自然資源。
生物防治和昆蟲不育技術的實地應用
墨西哥有幾個州已經將擬寄生物與昆蟲不育技術結合使用,用于防治墨西哥果蠅和西印度果蠅。同時釋放兩種防治劑,擬寄生物用于防治侵害水果的果蠅幼蟲,對于野生成蟲,則通過釋放不育成蟲,防止野生群體繁殖而予以控制。擬寄生物在經過輻照的果蠅幼蟲內大量繁殖,從而防止未被寄生的幼蟲生成果蠅成蟲。
在哥斯達黎加,也正將此類措施用于螫蠅的擬寄生物。擬寄生物已經成功在這種螫蠅(即其天然寄主)的不育幼蟲中大量繁殖。這種螫蠅是損害哥斯達黎加和眾多其他原子能機構成員國畜牧業經濟的重要害蟲。
核和同位素技術的其他貢獻
作為傳統生物防治的一部分,輻照可用于使非原生生物防治劑不育,從而降低其進入新環境并可能成為非目標生物體害蟲的風險。電離輻射也是研究寄主-擬寄生物之間諸如宿主免疫反應等生理作用的有用工具,可抑制天然寄主或中間(非天然)寄主的防御反應。
此外,電離輻射還可用于使寄主或被捕食者部分或徹底絕育,將其釋放至田野中,監測天敵數量或在季節性害蟲數量增加之前,提高天然或釋放生物防治劑的初始存活量并增加其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