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今天生活的這個時代,指尖一點,就可以獲取信息,搜索引擎就是便攜式圖書館。過去十年間,在全球數據和信息的收集、管理、了解、展示和分享方面以及從中所汲取知識的運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技術進步,最新信息的獲取只需通過網絡搜索即可實現。語義技術運用了廣泛系列的工具,運作方式就像人的大腦一樣,有助于處理數據和信息,并將其關聯起來,從而形成理解和含義,同時以概念和認知地圖的形式跟蹤分析結果。
根據一份新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語義技術作為網絡搜索和在線信息管理的基礎,可用于核領域,以幫助專家和利益相關方維護、保存、關聯和共享核知識。負責該報告的原子能機構核工程師Maxim Gladyshev說:“更多地利用語義技術,可以通過在更大范圍內加強對整個領域知識資源的訪問,解決各種研究機構的信息協調和編譯挑戰。”
語義技術,尤其是與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現代分類法和知識本體相結合,可成為管理海量核數據、信息和知識的一種強大工具。
利用語義技術的好處很多,其中關鍵一項是可以將各種來源相互關聯,以便在各個部門、組織和科學界之間共享和重復利用,從而改進對數據和信息的組織。借助經改進的這種知識、信息和數據的組織,可以在更廣闊范圍內提供核安全標準、建議、經驗、最佳實踐和以往的研究。
這可能會在研究方面產生重大影響:如果利用語義技術可以將現有數據和信息與其他來源關聯起來,那么該領域的研究與發展將更加容易,更加快速,并可能帶來更多突破。
原子能機構目前正在探索可能對核工業有益的各種原型和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