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塞爾彭 - 結核病雖然在許多發達國家已受到控制,但仍然是許多發展中國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印度尼西亞,每年有超過360,000個病例被發現,另有600,000個病例估計未報告,影響到肺以外器官的一種結核病的檢測將很快變得更容易 — 這要歸功于該國國家核能機構在原子能機構的支持下開發的一種新型放射性藥物。
國家核能機構設在雅加達南部巴沙朱邁特的安全和輻射計量中心的核醫學專家Fadil Nazir說,雖然百多年來一直可以通過傳統方法和胸部X光檢查來確定肺部結核病(最常見的形式),但肺外結核病的診斷卻一直較為困難:存在的方法不可靠,速度慢,且需要進行侵入性骨中取樣,而這種取樣過程令人痛苦不堪,并且可能導致感染,特別是在沒有合適設備的農村醫院。
Nazir說,過去幾年開發了一項更精確并對患者無痛的新技術。使用核醫學的診斷依賴于使用發射微小輻射的分子,這種輻射使用 γ 射線照相機足以檢測到,但輻射量太小,當按照公認的方案應用時不會造成傷害。這種測試僅在一到四個小時內就能提供結果。
雖然有幾種放射性藥物能夠檢測結核病,但它們對疾病的特異性不足,因此不能用于臨床診斷。研究成功的關鍵在于找到了一種分子 — 乙胺丁醇,這種分子可以與導致結核病的桿菌即結核分枝桿菌特異性結合。將锝-99m的一種放射性同位素連接到乙胺丁醇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種化合物,該化合物選擇性地與結核病細菌結合,在結核病病變部位積聚,同時可檢測到。
國家核能機構一位研究人員和兩位醫生發表在2018年《核醫學年鑒》上的一篇論文首次證明,該化合物具有比傳統方法更好的診斷特性。“這是一項重大突破,使我們能夠支持政府加強全國肺外結核病診斷的努力,”Nazir說。抗擊特別影響城市貧民的結核病已經成為各國政府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優先事項之一,因為城市化和惡劣的衛生條件導致了這種傳染病的蔓延。政府已著手在2030年前消滅結核病。
國家核能機構位于雅加達附近塞爾彭的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藥物技術中心的放射性同位素技術負責人Hotman Lubis說,這篇最新論文的研究結果構成了锝-99m-乙胺丁醇作為診斷用放射性藥物的許可證申請的科學依據。他說,許可證審批過程,包括臨床試驗,預計需要兩年時間,如果成功,將使印度尼西亞成為第一個使用該放射性藥物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