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最近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建議對監管框架進行了修改,為該國鈾礦開采創造了條件。坦桑尼亞官員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表示,環境考慮和當地社區參與監督許可證審批過程和未來作業將有助于項目的可持續性。
坦桑尼亞擁有約6萬噸已探明鈾資源,期望于2016年開始開采,以開發其鈾礦作為國家旨在增加采礦業對國內生產總值貢獻的計劃的一部分,根據該計劃,采礦業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將從2013年的3.3%增至這個十年末的10%。由于其黃金和鉆石儲量接近枯竭,該國正將其重點轉移到鈾礦。坦桑尼亞原子能委員會主席Iddi Mkilaha說:“現在是該國從鈾礦受益的時候了。”
根據初步分析,政府確定了六個具有良好開采潛力的場址,并頒發了探礦者許可證。Mkilaha說,最近的可行性研究確定了一個具有早期商業潛力的場址,但考慮到隨后的鈾價下跌和與外國礦業公司正在 進行的談判,迄今尚未開始開采工作。
Mkilaha說,政府已要求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供援助,以使其相關的法律和程序與安全和環保標準相一致,并確保在開始采礦作業之前實施良好的實踐。他說:“ 我們希望坦桑尼亞人民受益,并意識到我們過去沒有適當的立法來確保安全開采、加工和運輸。現在我們有了。”
審查考慮了監管、健康、安全和環境方面,以及作業的可持續性。負責坦桑尼亞項目的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技術專家Harikrishnan Tulsidas解釋說,工作組提供了與監管框架有關的幾點建議,以確保采礦活動遵循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標準和國際良好實踐,特別是有關健康、安全和環境問題。
整體方案
Mkilaha說,多虧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建議,政府對鈾礦開采問題采取了更全面的方案,并引入了環保法規,特別是在水資源保護方面。“我們以前沒有意識到監測未來采礦區周圍水流和地下水的重要 性。”他還說,在這個國際原子能機構項目之后,進行了基線測量,以確定水中不同礦物質和化學物質的含量。他說:“我們將會對比這些值,監測這項活動。”
我們希望坦桑尼亞人民受益,并意識到我們過去沒有適當的立法來確保安全開采、加工和運輸。現在我們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