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集團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原子能機構)今天簽署了一項協議,以協力支持發展中國家安全、可靠和負責任地利用核能。世界銀行集團行長阿賈伊·班加與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拉斐爾·馬里亞諾·格羅西簽署的伙伴關系協議將兩家機構過去一年的多次接觸正式化,也標志著世界銀行集團幾十年來再度涉足核電的第一個具體步驟。
該協議還反映了世界銀行集團更廣泛的電氣化新方案 — 優先考慮可獲得性、可負擔性和可靠性,同時負責任地管理排放。預計到2035年,發展中國家的電力需求將增加一倍以上,因此,這一方案旨在開啟最符合各國國情的電氣化道路,包括發展目標和國家自主貢獻,幫助各國提供人們所需的能源。
核能可提供持續的基荷電力,增強電網的穩定性和適應性。可靠的基荷電力對基礎設施、農業綜合企業、醫療保健、旅游業和制造業等創造就業機會的部門至關重要。核電也是一個高技能就業領域,可刺激更大經濟體的投資。此外,核電可根據電力需求變化進行調節,支持頻率調整,更好地整合可變可再生能源。
“工作需要電力。工廠、醫院、學校和供水系統也是如此。隨著人工智能和發展帶來的需求激增,我們必須幫助各國提供可靠而負擔得起的電力。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將核能作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并將其作為世界銀行集團為發展中國家實現抱負所能提供的綜合方案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核能可提供的基荷電力對建設現代經濟至關重要,”世界銀行集團行長阿賈伊·班加說,“我們與原子能機構的伙伴關系標志著重要一步,我非常感謝拉斐爾為實現這一目標所做出的個人承諾和發揮的領導作用。我們將協力深化我們的專門知識,為選擇核能的國家提供支持,并確保前進的每一步都以安全、安保和可持續性為指導。”
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說:“今天的協議是一個里程碑,也是自去年6月阿賈伊·班加行長誠摯邀請我訪問華盛頓的世界銀行集團執行董事會以來一年間通力合作的成果。這一伙伴關系具有里程碑意義,是世界在核電方面回歸現實的又一標志,為其他多邊開發銀行和私人投資者敞開了大門,從此可將核能視為能源安全和可持續繁榮的可行工具。只要同心協力,我們就能幫助更多人創造更美好未來。”
根據今天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原子能機構將與世界銀行集團在三個關鍵領域開展合作:
- 積累核領域相關知識:拓展世界銀行集團對核安全、安保、保障、能源規劃、新技術、燃料循環、反應堆壽期和廢物管理的了解。
- 延長現有核電廠壽期:支持發展中國家安全延長現有核反應堆壽期 — 這是最具成本效益的低碳電力來源 — 因為全球許多核反應堆已接近其40年的初始設計壽命。
- 推進小型模塊堆:加快發展小型模塊堆,這種反應堆部署靈活,先期費用較低,有可能在發展中經濟體廣泛采用。
目前有31個國家在運營著核電廠,其發電總量約占全球總發電量的9%,幾乎占全球低碳電力總量的四分之一。還有30多個國家(大多數為發展中國家)正在考慮或已經開始引進核電,它們都在與原子能機構合作,開發必要的基礎設施,以便安全、可靠和可持續地引進核電。
格羅西總干事說:“小型模塊堆潛力巨大,可以為進步事業和消除貧困提供清潔、可靠的動力方,但融資仍然是一個障礙。今天的協議是掃清障礙的第一個關鍵性步驟。”
關于世界銀行集團:世界銀行集團致力于通過綜合利用融資、知識和專業能力,在宜居星球上建立一個沒有貧困的世界。它由世界銀行(包括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以及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組成。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www.worldbank.org、ida.worldbank.org/en/home、www.miga.org、www.ifc.org和www.icsid.worldbank.org。?
關于國際原子能機構:國際原子能機構(原子能機構)是一個旨在促進和平利用核能、防止核能用于軍事目的的國際組織。原子能機構支持其成員國發展強大而可持續的核安全和核安保基礎設施,并實施保障以核查核材料與核技術的和平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