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危害和災害,如地震、洪水或野火,可能會嚴重挑戰核設施的安全。因此,至關重要的是,不僅要預測此類事件并計算其規模,而且要有效評估對核設施安全的潛在影響,以便及時利用適當的響應機制。為此,原子能機構在2022年9月原子能機構大會第六十六屆常會的一次會外活動中推出了外部事件通知系統(EENS)。
外部事件通知系統是一個基于網絡的工具,提供已經發生或預計將發生的地震、海嘯、火山爆發、河流和沿海洪水、旋轉風和野火等外部事件和危害的實時信息,包括其嚴重程度、位置及其對核設施和主要人口中心的預計潛在影響。該系統收集相關數據,并將其直接發送給原子能機構的事件和應急中心和外部事件安全處進行評定。
在這次會外活動期間,原子能機構外部事件處處長Paolo Contri和資深安全官員Ayhan Altinyollar展示了外部事件通知系統的實際工作情況,而事件和應急中心響應系統官員Günther Winkler則解釋了該系統在事件和應急中心的具體工作中以及更廣泛的全球核安全和安保中起到的作用。“外部事件通知系統旨在對核設施外部事件的嚴重程度進行初步評定,隨后可能啟動原子能機構事件和應急中心的響應工作。”Winkler說,“這一工具將有助于我們迅速確定可能影響核安全或輻射安全的自然危害,以便在成員國之間交流信息或協調國際援助。”活動最后舉行了圓桌會議,與會者討論了外部事件通知系統的數據來源、事件和應急中心的待命程序和網絡安全問題。
外部事件通知系統基于一個多危害監測和預警平臺,是與夏威夷大學的太平洋災害中心和為企業提供風險和影響情報的供應商Tenefit合作開發的。太平洋災害中心副執行主任Chris Chiesa說:“這是一個將長期為原子能機構提供全天候支持的系統,形成的數據庫可用于進一步評定。”為滿足原子能機構的需求而定制的版本已經過修改,專門關注危害對核設施的影響。它包括兩個部分:警報系統和外部事件損害預測。
實時監測和分析威脅
警報系統實時監測核設施附近的情況,并以精心選定的指標為基礎,確定事件的嚴重程度。當危害可能影響核設施時,它便向原子能機構事件和應急中心發出警報。
外部事件損害預測從警報系統接收信息,并對核設施和人口中心的潛在損害進行初步評估,提出“事件通知報告”,其中包括事件的基本信息,如規模、時間和地點,以及對影響的預測。該報告對于評價從最近外部事件中吸取的經驗教訓和評定核設施的穩健性至關重要,可定期向所有成員國分發。
“例如,在發生旋風的情況下,‘事件通知報告’將包括旋風的基本信息,包括地圖、沿海地區預期風暴潮、可能到達的時間和核設施場址的預計風速。這些信息對于事件和應急中心能夠迅速提供援助以支持受災國至關重要,”Contri解釋說,“外部事件通知系統使我們能夠監測所有核設施而不僅僅是核電廠附近的全球自然危害情況,包括放射源可能會受到危害影響的大城市。這個系統是原子能機構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使我們能夠評價有關情況,并幫助各國減輕相關風險。在未來的歲月里,由于氣候變化,自然危害的嚴重程度預計會增加。我們必須為此做好準備。”
外部事件通知系統推出的頭兩個模塊側重于地震和氣旋預測。另外有關河流洪水、海嘯、火山爆發和野火的四個模塊正在開發中,預計將在2023年中期投入使用。
該系統的開發得到了法國、日本和美國的財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