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機構2017年工作亮點:兩次部長級會議、50多次評審工作組訪問和若干新的伙伴關系,目的是推動利用核技術促進可持續發展。本文總結這一年的一些主要成就。
原子能機構2017年的亮點和成就 — 年度回顧
原子能機構成立六十周年

在原子能機構大會第六十一屆常會期間揭幕的新捐贈墻表彰原子能機構核應用實驗室改造的貢獻者。(照片來源:D. Calma/原子能機構)
2016年大會開始的原子能機構成立六十周年慶祝活動今年繼續進行。5月紀念原子能機構技術合作計劃六十周年的國際大會 成為該周年慶祝活動的一個亮點。這次國際大會召集了原子能機構成員國的決策者和技術專家以及聯合國系統其他多邊實體的代表。大會突出強調了原子能機構技術合作計劃在幫助成員國實現國家發展戰略或計劃方面的作用,并概述了其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潛在貢獻。大會還加強了與廣泛利益相關方的伙伴關系,并審查了確定技術合作計劃前進方向的創新方案。
在9月原子能機構大會第六十一屆常會上,采取措施加強核安全和核安保領域國際合作以及促進核電應用和非動力核應用領域核科學技術是所通過的關鍵決議的焦點。
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天野之彌 再獲任命,任期四年, 他在開幕詞中強調,原子能機構承諾以高質量計劃和具體成果迅速響應成員國的需求。
在大會期間,原子能機構揭幕了捐贈墻,以表彰包括31個成員國在內的許多捐助者,它們為奧地利塞伯爾斯多夫原子能機構核科學實驗室的現代化提供了3700多萬歐元的自愿捐款。實驗室空間超過1700平方米的蟲害防治實驗室于9月25日啟用,將有助于各國利用核技術防治傳播疾病和破壞作物的害蟲,如蚊蟲和果蠅。
由于成員國的捐助,原子能機構將能夠完成第二個新實驗室設施即移動模塊式實驗室的建設。該設施將設有糧食和環境保護實驗室、水土管理和作物營養實驗室以及動物生產和健康實驗室。
本文的其余部分重點介紹原子能機構各個工作領域的主要成就。
健康

仰光總醫院首席醫學物理師Mya Mya Kyi(最右)正在與放射治療操作人員合作治療患者。(照片來源:M. Gaspar/原子能機構)
- 根據與瓦里安醫療系統9月簽署的伙伴關系協議,明年將提供一臺新直線加速器。新機器將顯著加強原子能機構向世界各地醫院提供安全有效使用放射治療方面的援助。為劑量學實驗室建設直線加速器設施的工作正在進行,該設施將有助于成員國為癌癥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放射治療。
- 一些新的協議將改善發展中國家專業人員在放射學和核醫學各領域的培訓機會。這包括與國際制藥商協會聯合會(制藥商協聯)、歐洲放射學會、歐洲核醫學協會、美國核心臟病學會和美國核醫學和分子成像學會的協議。
- 今年9月科學論壇的重點是利用核科學技術促進人體健康。在為期兩天的論壇期間,若干高級別發言者包括萊索托國王萊齊耶三世、來自喀麥隆和俄羅斯的部長們以及40多位政要和專家討論了核技術在診斷、治療和預防疾病(特別是我們所處時代的主要殺手非傳染性疾病)方面的作用。觀看此視頻,以了解更多關于核技術在醫學中的作用。
農業

同位素水文學家從中非共和國班吉的一口水井中采集水樣。(照片來源:L. Gil/原子能機構)
- 原子能機構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合作向多米尼加共和國提供援助,利用昆蟲不育技術根除一種主要農業害蟲,即地中海果蠅。因此,在蟲害爆發導致對農業造成相當大損害后兩年,該加勒比國家正式于7月宣布,該國已沒有這種害蟲。此外,布基納法索啟用了在原子能機構和糧農組織支持下建設的西非最大的昆蟲飼養設施,以采用這一技術抑制采采蠅這種對人類和動物都有害的昆蟲。
- 在薩赫勒地區,為幫助13個國家利用同位素技術評定五個共用含水層和流域的地下水起源和質量,原子能機構歷時四年的努力提供了關于該地區地下水供應的第一個大致概況,結果發表了五份報告。見該圖片報道中現場工作的科學家。
- 利用核技術開發的一種新型改良大豆品種被印度尼西亞農業主管部門選擇用于繁育和全國范圍使用。
環境

原子能機構幫助各國利用核科學技術監測、緩解和適應氣候變化。
- 氣候變化是影響地球和人類的最大環境挑戰之一,今年原子能機構在11月6日至17日德國波恩《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第二十三次會議(第23次締約方會議)期間牽頭舉辦了一系列會外活動,詳細介紹了如何在綜合性監測、緩解和適應方案內利用核科學技術應對氣候變化。這些活動涵蓋更廣泛的可持續發展挑戰范圍的能源政策;核創新如何能夠幫助實現氣候目標;以及原子能機構對各國提供支持,以幫助確保給子孫后代有一個充滿活力的海洋。觀看我們的第23次締約方會議特輯和原子能機構關于氣候變化的多層面方案。
核能

- 來自68個原子能機構成員國和五個國際組織的約700名與會者10月齊聚阿布扎比21世紀的核電部長級會議,討論了核電在滿足未來能源需求、促進可持續發展和緩解氣候變化方面的作用。
- 同月,核能專家聚會于原子能機構核電廠壽期管理會議,討論了超設計壽期安全和經濟有效地運行核電廠的方法。此外,約700名核工程師、科學家和決策者6月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討論了有望提供數千年清潔和可持續能源的快堆和相關燃料循環。
- 隨著在哈薩克斯坦啟用一個將貯存低濃鈾的設施(低濃鈾銀行),側重于確保核電廠燃料供應的原子能機構項目于今年8月達到了一個關鍵的里程碑。
核安全和核安保

一些參加者通過假想方案演練核應急情況下的國際合作。(照片來源:D. Calma/原子能機構)
- 6月舉行了一場歷時36小時的應急演習,以測試對核電廠模擬事故的全球應急響應。這是迄今舉行的最大規模演習,83個成員國和另外10個國際組織參加了演習。
- 原子能機構應成員國請求開展了約50次同行評審工作組訪問,以幫助加強全球核安全和核安保。在這些工作組訪問期間,由原子能機構領導的專家組將實際實踐與原子能機構安全標準或原子能機構《核安保叢書》建議的實踐進行比較。意大利和波蘭接待了頭兩次放射性廢物和乏燃料管理、退役和治理綜合評審服務工作組訪問。
- 4月,《核安全公約》締約方第七次審議會議的代表們確定了需要繼續改進的關鍵領域和原子能機構有關核安全的工作,包括需要加強核安全文化、保持有效的法律框架和在供應鏈內執行安全預防措施。隨著《核燃料循環設施的安全》的印發,原子能機構今年完成了對“安全要求”的修訂,以考慮到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教訓。
- 12月,國際醫療輻射防護會議的近550名與會者得出了如下結論:需要有更多的培訓、更強的認識和更有效的監管實施,才能更好地保護患者和醫療專業人員免受與醫療程序有關的過度輻射照射。
保障

原子能機構環境樣品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對視查員從核查活動中帶回的數百個灰塵樣品進行分析。(照片來源:原子能機構)
- 原子能機構繼續核實和監測伊朗對其2015年《聯合全面行動計劃》(全面行動計劃)下核相關承諾的執行情況。在向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提交的季度報告中,天野先生證實,伊朗所做的核承諾正在得到落實。原子能機構視察員繼續視察伊朗的設施,采集了數百個環境樣本,并開展了得到最先進技術(包括數據收集和處理系統)支持的活動。
- 原子能機構繼續密切關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核計劃的發展情況,天野先生今年突出強調這是一個“嚴重關切”的事項。繼朝鮮9月3日違反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進行核試驗后,天野先生再次呼吁朝鮮充分履行其根據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和原子能機構相關決議所承擔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