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版物向核裝置營運者和監管機構展示如何系統地從經驗中學習,以減少可能危及安全的事件的可能性。
《核裝置運行經驗反饋》是納入原子能機構《安全標準叢書》的一份新安全導則,其中詳細說明了運行經驗計劃的關鍵組成部分,如內部運行經驗的確定和報告以及運行經驗的使用、傳播和交換(包括通過國家和國際報告系統)。
原子能機構核裝置安全處處長格雷格·侖特考斯基說:“該出版物以其他原子能機構‘安全標準’為基礎,強調了不僅要從事件中而且還要從險發事件和前兆事件中學習的重要性”。他補充說,事件被定義為營運者無意造成的具有潛在安全后果的任何事件。?
內部運行經驗包括從人為失誤、設備故障和險發事件中學習,以防止或減少問題再次發生的可能性。它包括這樣一個過程:評價問題的安全重要性;確定糾正問題的優先順序;跟蹤直到問題得到糾正;以及利用所學到的經驗教訓來提高安全性。
“新的安全導則針對負責核裝置的營運組織和監管機構,并描述其在整體運行經驗計劃中的作用和責任,”負責該出版物的原子能機構核安全專家Dian Zahradka說。“這與參與核裝置設計、建造、調試、運行和退役的其他組織有關。它還對具體計劃要素做了較詳細的說明,并強調了向他人學習的價值。”
原子能機構運行經驗安全評審
為幫助國家當局實施安全標準,原子能機構提供安全評審服務。其中一些是評定運行經驗計劃的有效性,包括運行安全評審組工作訪問和運行安全實績經驗評審有效性同行評審工作組訪問。這些評審都是應成員國的請求進行。
原子能機構運行若干網基事件報告系統,以促進交流核電廠(國際運行經驗報告系統)、研究堆(研究堆事件報告系統)和燃料循環設施(燃料事件通報和分析系統)的運行經驗。 ?這些網基平臺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核能機構聯合贊助。?
與成員國合作制定的原子能機構“安全標準”是保護人類和環境的全球參考,有助于提高全球的安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