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最大地下水庫的未來撲朔迷 離,一度使巴西、阿根廷、巴拉圭 和烏拉圭的科學家、學者和政治家對他們 的主要淡水資源命運感到不安。巴西及其 鄰國利用核技術揭開線索,現在對瓜拉尼 含水層了如指掌,并可以有把握地預計, 在其新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框架下,該含 水層的水將會再繼續流動至少200年。
利用同位素水文學核技術(見方框資 料),這四個國家分析和評價了瓜拉尼含 水層,以評估該地下水的年齡、起源和演 變,以及其質量和污染風險。圣保羅州立 大學地球科學和精確科學研究所教授Hung Kiang Chang說:“這些研究是對該項目的重 要貢獻,因為它們形成了整個含水層的完 整畫面,這有助于解釋許多重要的地質、 水化學和水文地質學調查結果。”
瓜拉尼含水層藏在郁郁蔥蔥的綠色肥 沃土地下,跨越120多萬平方公里,是里海 面積的三倍。早在大約1.3億至2億年前,超過3.7萬立方千米的淡水就儲藏在其砂巖孔 隙和裂縫中,它是飲用水的來源,并為 該地區工業、農業灌溉和溫泉旅游業提 供用水。
“這是一個已經存在了大約數十萬年 的令人難以置信的跨境地下水資源。” Chang說:“該含水層影響數百萬人的生活。 如果它不再可用,影響將極其巨大。”
Chang補充說,該含水層對巴西尤其 重要,因為在每年抽取的10億立方米總水 量中,該國的消耗約占90%,有1400萬人 依賴它。
文明的影響
雖然大部分含水層完好無損,但文明 已對這個水庫造成了不良影響。“大自然 賦予了這個地區豐富的水源,但它不足以 無休止地滿足現代社會的所有需求。” Chang說:“用水量不斷上升,人口不斷增 長,在一些地區,不加控制的污染和無管 制的用水可能造成威脅。”他解釋說:“氣 候變化也將強烈影響該含水層補給區的降 水量和蒸發量。”
剛剛退休的瓜拉尼含水層項目圣保羅 州籌備組協調員Ger?ncio Rocha說,由于 衛生條件差,過度開采和污染的后果危及 當地水供應,從中期來看,可能會因為例 如在鉆井過程中監管不當使井中滋生細 菌,從而導致生態失衡。
直到最近,這四個國家一直缺乏了解 文明進程如何影響該含水層以及如何最好 地保護和可持續地利用該含水層所需的信 息。因此,他們聯合制訂了“瓜拉尼含水 層系統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項目”,亦稱“瓜拉尼項目”。
Rocha 說:“支撐這個項目的主要動力 是技術性。”他說,該項目提出的有關問題 包括:該含水層的水流量和可再生水量、 污染如何對其造成影響、補給區和排泄區 的位置,以及它的年齡和化學組成。除討 論有關地下水不受管制的開采外,Rocha 說:“這些問題以及其他問題也都是關注的 基礎。”
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等一些國際組織的 支持下,該項目旨在利用科學技術研究了 解該含水層以及保護和可持續地利用該含 水層所需要的措施。這些國家制定了該含 水層的保護和可持續管理政策,其中還考 慮了制度、法律、經濟和環境方面問題。
測定水體年齡
瓜拉尼含水層項目在2003年至2009年 期間進行,最終“戰略行動計劃”于2011 年發布。雖然該項目獲得了有關該含水層 情況的全面數據庫,但國際原子能機構同 位素水文學家Luis Araguás-Araguás說:“在 提供關于該含水層及其水文特征的更多信 息方面仍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
該含水層影響數百萬人的生活。如果它不再可用,影響將極其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