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發動機艙中的紅色電纜由萬德福公司生產,并在馬來西亞核能機構通過輻照制成具有耐熱性和阻燃性。(照片來源:M. Gaspar/原子能機構)
使用化學制品可以實現交聯,但該過程需要較高的溫度。另一種方法是對聚合物進行輻照,使聚合物鏈之間在室溫下形成永久鍵結 — 這需要的操作成本較低,并提供更環保的工藝。
Chang Choy說,馬來西亞沒有中小企業擁有這種輻照技術,銀行也不愿意為采購輻照設備提供貸款。“這些機器價格昂貴,銀行不接受設備本身作為抵押品,因為沒有二手輻照設備市場,所以如果我的公司破產,銀行就無法出售設備。”
馬來西亞核能機構收取少量費用,對像Chang Choy的公司這樣小企業的產品提供照射服務。
“汽車業長期被公認為實現馬來西亞到2020年成為工業化國家愿望的關鍵促進因素之一,”馬來西亞核能機構輻射加工技術部經理Zulkafli Ghazali表示。“這需要國內具有電纜制造能力。”通過這種支持,馬來西亞核能機構正在盡力支持政府關于加速中小企業發展、將其對經濟的貢獻從占國內生產總值32%提高到2020年41%的中小企業總體規劃。
萬德福公司每周三次將其產品運至位于該國中心以北約300公里處馬來西亞核能機構的輻照設施。幾天后,電纜被運回,準備好提供給汽車公司。
馬來西亞核能機構正與多家中小企業合作開展不同輻射加工領域的活動 — 利用伽瑪輻射和電子束等電離輻射改變材料的物理、化學或生物特性,以提高其用途和價值,或減少其對環境的影響。電離輻射被廣泛用于塑料和橡膠材料改性、醫療器械和消費品滅菌、食品保存和環境污染減少。馬來西亞核能機構的科學家們受益于許多原子能機構技術合作項目和協作研究項目,他們通過這些項目與世界各地的專家合作,從而完善輻射加工中使用的技術。“原子能機構幫助將全球專門知識轉化為本地專門知識。”Ghazali 說。
原子能機構幫助成員國加強采用輻射技術的能力,以支持更清潔和更安全的工業過程。馬來西亞核能機構參加了多個此類項目,并自2006年以來被認定為進行天然聚合物和納米材料輻射加工的原子能機構協作中心。
本文刊登于?《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2018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