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國際原子能機構高級官員出席第二屆聯合國和平利用原子能國際會議時,目睹了在那之前一直屬于國家機密的東西被公開——各國試圖利用核聚變動力。根據這些披露的信息,核聚變有望為社會提供近乎無限的能源。核聚變需要在一個過程中把原子核聚在一起,這個過程從相同數量的燃料釋放出比原子分裂的核裂變更多的能量。
20世紀50年代末,化石燃料的未來似乎仍然是無限的,氣候變化尚未得到考慮,核聚變被視為“不錯的選擇”:設想為遙遠的未來提供能源。我們今天生活的世界是多么不同,對清潔能源的需求超過供應。這使得核聚變等清潔能源引起了決策者、投資者和廣大公眾的興趣。
核聚變每千克燃料產生的能量是核裂變的四倍,比燃燒石油和煤炭產生的能量高出近400萬倍。目前的國際承諾水平正使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核聚變的未來。
這方面的一個主要例子是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實驗裝置ITER,它將來自35個國家的科學家聯合起來,尋求實現自持聚變反應。建設工作正在進行中,一旦完成,ITER有望迎來聚變能源發展的下一個階段——核聚變示范電廠,也稱為DEMO,其目標是首次利用核聚變發電。
國際原子能機構站在DEMO發展的前沿,促進國際協調并在全球分享項目的最佳實踐。國際原子能機構正在促進關于DEMO的討論,并推動廣泛的國際對話,以克服高度的技術挑戰,使聚變能成為現實。
國際原子能機構出版的科學期刊《核聚變》證明了我們對聚變研究的承諾。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權威的核聚變期刊,為全球的核聚變研究人員和工程師提供支持,每年獲得50萬次全文下載,一直是該領域影響力最大的期刊。
在本期《通報》中,我們介紹了各國政府的努力和私營部門對聚變的日益參與。投資者和主要能源生產商日益增加的興趣表明,實現核聚變所需的技術進步正在加速。
用蘇聯時期著名物理學家Lev Artsimovich的話說,“核聚變在社會需要時就會準備好。”那個需要的時刻就是現在。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優先事項,而使我們的能源脫碳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利用核聚變能為人類提供了一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的清潔能源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