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希望之光:全民癌癥護理”倡議,原子能機構與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等國際組織和合作伙伴合作,在世界各地提供專業知識、培訓和資源,使癌癥患者能夠獲得安全可靠的放射治療和診斷成像服務。
多年來,原子能機構一直與世衛組織和國際癌癥研究機構一道,采用循證方法開展“治療癌癥行動計劃”綜合評定工作組評審,即對一個國家的癌癥防治能力和需求進行全面評定,以擴大癌癥護理的可及性。迄今為止,已開展了約130次此類評審,為世界各國提供支持。“治療癌癥行動計劃”綜合評定工作組評審建議有助于為技術合作項目、國家癌癥防治計劃和戰略籌資文件提供信息。
原子能機構還指定了全球十個癌癥研究所為“希望之光”地區錨定中心,作為地區知識、能力建設、研究和創新樞紐,在培訓、研究和質量保證方面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持。這些中心擁有與原子能機構合作的良好記錄、深厚的技術專長以及健全的治理和醫療基礎設施。通過加強和擴大選定中心開展重要工作的能力,原子能機構旨在最大限度地向癌癥患者提供具有重大影響的干預措施。
由于數據對于推進癌癥治療、研究和教育至關重要,原子能機構還在“希望之光”倡議下開發了一個全球輻射醫學數據庫(SUNRISE)。該數據庫所產生的關于輻射醫學倡議影響的見解將有助于決策者和從業人員采取更有針對性的行動。
以下是原子能機構如何通過“希望之光”等方式為不同地區提供支持的幾個例子:
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2024 年開始采購 32 臺乳腺 X 射線照相設備,以支持乳腺癌篩查服務和診斷。采購完成后,19 個國家每年將有多達 25 萬名婦女獲得篩查服務。原子能機構還提供技術指導,幫助各中心規劃、設計和運行高質量和安全的篩查服務
自2023年以來,烏克蘭獲得了專家建議、設備和培訓,以滿足其對診斷和治療癌癥患者日益增長的迫切需求。目前還在努力通過全面的多學科虛擬培訓計劃和建立國內培訓設施,培訓更多放射學、核醫學和放射治療方面的專業人員。
在 “希望之光 ”框架下,印度尼西亞一直在接受支持,包括制定擴大放射治療和核醫學服務的國家路線圖。印度尼西亞于2024 年10月公布了《2024—2034 年國家癌癥防治計劃》,2024年“治療癌癥行動計劃”綜合評定工作組評審為該計劃的制定提供了參考。
馬拉維目前有近20,000 人罹患癌癥,預計到2045年將翻一番,因此在 2022年2月 “希望之光 ”倡議啟動時,馬拉維成為加入該倡議的七個“第一波”國家之一。自加入該倡議以來,已為放射治療和醫學影像專業人員舉辦了長期培訓和進修課程。一臺直線加速器、一臺高劑量率近距放射治療機、一臺計算機斷層掃描(CT)模擬器和一臺劑量測定設備已經交付,其他設備正在采購過程中。現在,放射治療和近距放射治療掩體也已建成,馬拉維已準備好啟動其首個公共放射治療設施。
4月,土耳其的一個錨定中心舉辦了為期一周的講習班,來自歐洲和中亞的近100名專業人員匯聚一堂,成功制定了加強兒科放射治療服務的路線圖。8月,日本的一個錨定中心組織了一次培訓班,對來自15個不同國家的核醫學醫生進行了簡化和新興診療技術方面的培訓,以診斷和治療癌癥患者。
“我們將共同努力,為有需要的群體帶來‘希望之光’,并為此調動所有資源和承諾,以確保‘希望之光’倡議取得成功。”泰國瑪希隆大學拉瑪鐵菩提醫院醫學院院長Artit Ungkanont表示,該醫院已成為“希望之光”倡議的一個錨定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