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想了解有關原子能機構工作的更多信息,請注冊獲取我們的每月動態,其中包含我們最重要的新聞、多媒體和其他信息。
雄性伊蚊。(圖/原子能機構)
瘧疾、登革熱和寨卡等由各種蚊子傳播的疾病正在給全世界數百萬人的生活造成嚴重破壞。為了與這些有害且常常威脅生命的疾病作斗爭,許多國家的專家正在利用核技術和核衍生技術來檢測疾病和控制害蟲。
登革熱病毒和寨卡病毒主要由伊蚊屬蚊蟲傳播,而伊蚊在熱帶地區最為常見。在大多數情況下,登革熱病毒會引起類似流感的虛弱癥狀,但該病毒的所有四種毒株也有可能引起嚴重的、危及生命的疾病。在寨卡病毒情況下,許多感染者無癥狀或僅有輕微癥狀,但該病毒可導致新生兒嚴重的出生缺陷,并可導致一些成年人神經功能衰弱。
檢測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的最準確、最廣泛使用的實驗室方法之一是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見第8頁)。原子能機構為世界各地的專家提供了培訓和設備,使他們能夠使用這項技術來檢測、跟蹤和研究病毒等病原體。診斷結果有助于衛生保健專業人員提供治療,并使專家能夠跟蹤病毒和采取行動控制病毒的傳播。
在2015年和2016年新的疾病暴發時,醫生們并不確定其原因,但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幫助確定疫情是寨卡病毒,而不是登革熱等其他病毒。在整個疫情期間,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被用于檢測感染者體內的病毒。2016年1月,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宣布這次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此期間,許多國家在使用這一方法方面得到了原子能機構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合作提供的支持。
雖然自2016年11月疫情結束以來,持續的寨卡病毒威脅一直可控,但登革熱仍然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例如,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一些國家報告說,與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1月的登革熱病例增加了多達三倍。與此同時,在亞洲,2019年孟加拉國報告了超過8萬例病例,成為該國有記錄以來最大的登革熱疫情。
2020年初開始的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情況。“登革熱合并新冠肺炎,使許多衛生保健系統不堪重負。”原子能機構核醫學和診斷成像科科長Diana Paez說,“由于登革熱和新冠肺炎具有相似的癥狀和一些實驗室特征,使得鑒別診斷變得困難,這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情況。當一種疾病被誤診為另一種疾病時,會使疾病的管理和控制變得復雜,這就是為什么像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這樣的準確檢測至關重要。”
除了診斷和追蹤人的這些疾病,專家們還一直在尋找減少傳播病毒的伊蚊數量的方法。一個選擇是使用一種稱作昆蟲不育技術(見第24頁“科學”欄)的核相關昆蟲數量控制方法,進行區域范圍的昆蟲防治。“已針對許多具有農業重要性的蟲害成功實施了昆蟲不育技術,現在正被用來對付蚊蟲。”糧農組織/原子能機構糧農核技術聯合處昆蟲學家RafaelArgilés Herrero說,“這種方法對于目標物種很具有獨特性,對其他生物或環境沒有影響。”
在世界范圍內,部分通過原子能機構和糧農組織的支持,加強了對使用昆蟲不育技術防治伊蚊的研究。例如,2016年啟動了一個為期四年的項目,以幫助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國家。2019年,應孟加拉國的請求,商定了一項四年期工作計劃,用于測試昆蟲不育技術抑制傳播登革熱的蚊蟲。亞洲和歐洲也啟動了一些項目,并在全球13個國家開展了試點試驗,其中一些國家的抑制率高達95%。
2020年初,原子能機構、糧農組織、熱帶病研究與培訓特別計劃和世衛組織發布了《測試昆蟲不育技術作為病媒防治工具防治傳播伊蚊疾病的導則框架》。該出版物概述了如何啟動昆蟲不育技術計劃,以及如何決定是否在一國受影響地區實施該計劃。
瘧疾是由雌性按蚊傳播的一種傳染性寄生蟲病。這種疾病威脅著世界上大約一半的人口,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健康癥狀,在某些情況下還會導致死亡。
衛生專業人員可以通過檢測患者血液中寄生蟲的微觀征兆,以及測量免疫系統對寄生蟲反應的抗原來診斷瘧疾。聚合酶鏈反應檢測也能夠檢測瘧疾,特別是在寄生蟲水平較低或存在其他感染的情況下。通過X光和計算機斷層掃描等醫學成像技術,醫生可以評價疾病的臨床并發癥。
“診斷成像能夠檢測出常規篩查未發現的瘧疾感染,”阿曼外交部和平核技術辦公室主任Hadj Slimane Cherif說。他解釋了阿曼報告的瘧疾病例數在過去20年中是如何下降的,以及通過原子能機構技術合作計劃獲得的分子診斷成像方法在該國篩查瘧疾流行地旅行者的新政策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這項政策最終將使阿曼成為無瘧疾國家。”
通過使用昆蟲不育技術減少按蚊的數量,專家們也希望減少瘧疾的傳播。他們面臨的一些技術挑戰是確保只釋放雄性絕育蚊子,以及開發有效的誘捕系統。這給大規模使用昆蟲不育技術來對付這種蚊子造成了障礙。
如何有效地釋放這些脆弱的昆蟲是利用昆蟲不育技術控制蚊蟲的持續挑戰之一。2020年6月,研究人員發現,與地面或飛機等其他常見的釋放方法相比,使用無人機釋放絕育雄性蚊子更具成本效益,更快,對蚊蟲的傷害更小。這些發現標志著在擴大利用昆蟲不育技術防治蚊子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下載 PDF (3.94 MB)
在利用核技術對抗蚊蟲方面無人機測試取得突破 — 原子能機構的研究(英文)
遏制蚊蟲傳播疾病:新文件提供全球規范
新方法促進利用核技術防治蚊蟲的研究(英文)
2020.06Vol.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