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發起“國際普遍性老化經驗教訓”計劃以來,原子能機構一直在協調這一領域的國際合作并分享這一領域的最佳實踐。該計劃既涉及導致結構、系統和部件性能特征退化的物理老化問題,也涉及這些部件的無形老化問題,即缺少零部件、技術支持、供應商和工業能力。
“國際普遍性老化經驗教訓”計劃是以美國的經驗為基礎的,美國核管理委員會發起了讓營運者分享他們在老化管理方面的經驗和最佳實踐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準則的進程。這反過來促進了核管理委員會的工作,使核管理委員會在考慮許可證展期時有了一套通用的評價方法。正是這種模式在2010年被原子能機構加以改造后推廣到國際范圍。自那時起,核管理委員會一直支持這一進程,包括在財政上的支持。
“我們通過參與‘國際普遍性老化經驗教訓’計劃和長期運行安全問題評審工作組訪問,能夠更好地了解其他國家用于監管長期運行的方法,以及各國電廠實施的老化管理計劃,”核管理委員會老化管理許可證展期高級技術顧問、國際普遍性老化經驗教訓指導委員會主席Allen Hiser說。“在國際上分享運行經驗,是在全世界范圍內保持知情老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國際同行們在‘國際普遍性老化經驗教訓’計劃會議上提供的信息,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來源,我們對其進行評定,并以此對我們的導則進行可能的改進。”
美國電力研究所幾十年來一直在進行關于材料老化管理的研究,并且也參與了“國際普遍性老化經驗教訓”計劃,該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國際普遍性老化經驗教訓”計劃的工作比在美國這方面的工作更為廣泛。其2020年6月發布的題為“2020年對美國電力研究所產品在國際原子能機構‘國際普遍性老化經驗教訓’老化管理計劃目錄中的產品映射的更新”的報告指出,“國際普遍性老化經驗教訓”計劃的進程超越了美國在“為老化管理計劃確定非能動系統、結構和(或)部件”方面的經驗,并包括了針對能動設備(如電機、泵和閥門)和沒有在美國運行的反應堆類型的特定計劃。
“電力研究所認為,在原子能機構‘國際普遍性老化經驗教訓’計劃內進行老化經驗教訓的國際共享,對于這一領域的進一步改善至關重要。電力研究所通過參加工作組和指導委員會,與原子能機構合作開展了制定‘國際普遍性老化經驗教訓’計劃技術依據的工作,”電力研究所高級技術執行官、同時也是國際普遍性老化經驗教訓指導委員會成員的Sherry Bernhoft說。“全球各電力公司可能需要根據其國家監管機構的指令實施‘國際普遍性老化經驗教訓’計劃的導則。電力研究所有用的技術信息現已映射到這些老化管理計劃,以幫助電力公司實施其老化管理計劃。”
“國際普遍性老化經驗教訓”計劃的資金來自參加國的自愿捐款,其中相當大一部分資金來自美國。目前,來自所有30個核電廠運行國的200多名專家正在為該計劃作出貢獻。
“‘國際普遍性老化經驗教訓’計劃展示了所有30個核電廠運行國監管機構、營運者和研究機構合作的典范。”侖特考斯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