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們在原子能機構為紀念今年的“世界抗癌日”組織的題為 “提高癌癥護理能力” 的小組討論會上強調,基礎設施發展和醫生及其他醫務人員培訓是發展中世界更好地治療、診斷和防治癌癥的關鍵。專家們說,需要采取包括癌癥護理的各個方面和各種方式的綜合方案,而原子能機構能夠幫助各國做到這一點。
“挑戰是巨大的:在59個國家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患者能夠獲得放射治療。這意味著大量的人死于如果他們的國家擁有必要的設備和設施以及足夠數量受過良好培訓的醫生和技術專業人員就通常可以治療的病情”,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天野之彌在活動開幕式上說。
專家小組成員討論了特定計劃和項目的影響,以及原子能機構如何促進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傳播。他們還討論了輻射醫學領域的一些最新技術進展。
主持小組討論的原子能機構副總干事兼核科學和應用司司長拉賈特·穆赫塔爾說:“醫學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領域,技術不斷進步,疾病模式也在不斷變化,因此,為各國提供跟上最新發展的機會非常重要。”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放射腫瘤學和泌尿學教授兼粒子束治療研究計劃和宣傳主任Mack Roach III講述了核醫學和放射醫學的一些最新進展。
“我們對放射治療有一種新認識,我們稱之為‘閃光放射’,它比傳統放射快600倍,”他說。“看起來,如果輻射傳遞得足夠快,就不必擔心患者運動,如患者呼吸。更快的治療時間也意味著每天能夠治療更多的患者。”
贊比亞癌癥疾病醫院癌癥防治服務部主任兼國家協調員Kennedy Lishimpi談到了贊比亞10多年前在原子能機構支持下建立該國第一個癌癥治療中心的情況。
“該醫院已經成為一個提供放射醫療的綜合中心,”他說。“強有力的人力資源發展計劃對于確保取得進展至關重要,因此,我們設立了當地培訓,以維持這些服務。”隨著工作人員的增加,受到治療的患者數量也增加了,他說。